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6 心中有愛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16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4:07

    將《集薄》上的內容,筆筆記錄在心。劉備終於明白,時下或者說整個封建時代,土地兼並為何日益嚴重了。無它,時下的田產,便等同於後世的房產。利益巨大。若無管控,民眾紛紛效仿,囤積居奇。田價、房價日益高漲。加上稅賦繁重,分戶析產,天災人禍,自耕農紛紛破產。土地大量囤聚在地主豪強之手。農人或成佃戶,或為農奴。食不果腹,生活無望。隻能鋌而走險。洗牌從來。

    時下雖商業興盛,然而大量的就業崗位還是來自農地。一旦失去農地和田產,其他產業並無足夠空缺來容納如此多的失業人口。便隻能成為流民。異地乞食,苟活於世。

    如何才能盡可能的阻止自耕農破產?

    劉備或已找到了有效的方法。

    貲庫提供無息貸款是其一。

    邑中百業興盛,吸納失業人口是其二。

    名產販運大江南北,賺取利潤是其三。

    參軍入伍,成為職業軍人是其四。

    不斷立功,增加封地,開荒種田是其五。

    臨鄉剛剛經曆第一次的分戶析產。最早一批遷入樓桑的流民,已把家中五十畝美田,分出一半給長子。還有二子、三子、四子…子亦有子。等到了孫輩,名下僅剩薄田數畝,早不足以糊口。

    該當如何?

    參考上述五條,許有活命之法。

    為何封建王朝普遍隻有百餘年,延續數代。原因或許就在於此。

    爺田不夠分了。

    手中資源越少,抗風險能力越差。祖輩時,有宅院一棟,美田五十畝。年入錢十萬。即便有個大病大災,亦能扛過。待到了孫輩,隻剩薄田五畝,一家人將將糊口,別無餘錢。別說大災,便是小病小災,亦需四處借錢。

    借遍親朋四鄰。隻能向地主豪強求取。

    高利貸又如何能還得起?

    於是。崽賣爺田。鬻兒賣女。棄母典妻。

    《漢書·主父偃傳》:“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餉,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。百姓靡敝,孤寡老弱不能相養。”民眾無法自活,《漢書·賈捐之傳》:“嫁妻賣子,法不能禁,義不能止。”

    比起胡化的後世,‘儒皮法骨’的大漢,其實最有機會建立信用貸款製度。

    而劉備一念之間建起的貲庫,對後世的影響,遠比他想的更強大。

    當然,想從地主豪強們手中,奪取封建時代最大的利益源,劉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    然,從小被母親耳提麵命,恩師諄諄善誘的君侯,深知。

    “不患寡,隻患不均”。“庶門,豪門,皆是百姓”。

    血洗一部分人,去拯救另一部分人。待另一部分人變成被血洗的那一部人時,再血洗一次。如此反複。便是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。後世王朝所做之事。

    劉備不想這樣。

    少時,母親曾說:大道至簡,知易行難。

    劉備當時輕輕伸了個懶腰,答道:那就,走著看?

    如何才能做到。

    第一條,心中有愛。

    42737/2615943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