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0 廣而告之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8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4:28

    張飛聞言,嘿聲一笑:“我大哥是何許人也?若非枝杈遠了些,這漢室江山又豈能輪到當今天子!”

    “三弟不得胡言。”關羽急忙嗬斥。

    劉備灑然一笑:“做皇帝有什麽好?上次陛下賜宴西邸,一番肺腑之言相告,我才知曉。這禁中,竟有如此之多的有口難言。唉,高處不勝寒!何似在人間!”

    “好一個‘高處不勝寒’!”曹操撫掌大讚。

    左右皆豪傑密友。張飛語出不過是醉言,又豈能當真。

    回廊有通往各家商肆的支道。直通後門。門前已有繡衣吏守候。入門方知,此肆乃‘男女成衣’。

    一樓櫃台。主事和幾位縫人、繡女,已等候多時。

    擊鞠服,類似戰袍,而非盔甲。

    頭戴小冠束髻。身著長襦、胡絝。腳穿方口翹頭履。所謂鮮衣怒馬,曹操、二袁世家公子,自當要顯出煌煌天漢的氣度。楊奉、徐晃等菟園遊俠用色稍作輕淡。以防僭越。

    不喜束髻小冠,亦可頭包巾幘。總之,定要威武雄壯。

    除去服,還有‘飾’。

    最常見的飾物,便是佩‘組玉’。

    《毛詩·故訓傳》:“雜佩者,珩、璜、琚、衝牙之類”。意思是說,一組玉珮,包括玉珩,玉璜,玉琚和衝牙等。

    “古之君子必佩玉。”“凡帶,必有佩玉,唯喪否。”“君子無故,玉不去身。君子於玉比德焉。”

    通過佩玉的種類和色澤,亦可區分佩玉之人的地位。

    《周禮·玉藻》:“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,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,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,世子佩瑜玉而綦織綬,士佩瓀玟而縕組綬。”

    組綬是用彩絲織成的長條形飾物。不同身份的人,使用不同的玉和絲帶,以區分等級和地位。皇帝用白玉做組玉佩,係黑絲帶;大夫應佩雜有斑紋的深青色玉,黑色雜黃的絲帶,諸如此類。

    《漢官儀》:“綬者,有所承受也,長一丈二尺……舊用赤韋,示不忘古也,秦漢易之為絲。”

    光武時,定下詳規:皇帝綬長二丈九尺九寸,諸侯王綬長二丈一尺,公、侯、將軍綬長一丈七尺。除去色澤,綬的長短,亦可區別身份地位。綬除去係玉佩,還用來係官印。凡為官者,必有一印。一印則佩一綬。合稱印綬。

    有人會問,是不是也太長了些?

    皇帝的綬長二丈九尺九寸,如此能係在組玉上?

    無妨,可來回盤繞成數股,亦可事先編織成形狀各異的條帶。故稱‘組綬’。

    比如先前陛下和太後賜下的紫艾綬,便是用來佩玉的組綬。

    上述種種,皆有縫人和繡女來完成。無需眾人操心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袁紹等人還另見一種與眾不同的綬帶。

    綬帶尺寬,甚長。以蜀錦織成。綬上還刺有文字。

    字大醒目,老遠便可瞧見。

    袁紹將綬上刺字依次讀出:“金水小市,應有盡有。”

    袁術亦拿起一條誦讀:“天下名產出金水,隻此一家別無二處。”

    曹操亦舉起一條:“走過路過,不可錯過。”

    楊奉也搶得一條:“錯過一日,後悔十年。”

    眾人麵麵相覷。袁紹這便問道;“此何物?”

    劉備笑答:“廣告。廣而告之也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42737/2615949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