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2 五陵少年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74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4:28

    前漢時,曆代先帝的守陵人。

    有三類:巨富、高官、豪傑。

    此也佐證了兩漢任俠成風,豪傑地位很高。

    後世一提‘江湖’,便自然而然的把其與俗世隔離。認為‘江湖’是一個相對較小,且較為隱秘的小圈子。而俠客與普通人完全是兩個世界。

    故而。後世市井小民見到身佩刀劍的俠客,皆敬而遠之。避恐不及。想想也是。平日連菜刀都難得一見,何曾見過如此長的大家夥!

    要親命了哇!

    怎麽說呢。

    造成‘江湖’範圍,逐漸縮小的根本原因。乃是曆代王朝刻意打壓的結果。

    宋元時期,佩劍風俗日漸落幕。宋朝重文輕武,不再有尚武之風。民間禁兵器,樸刀成唯一合法持有物。到了元朝,因害怕百姓造反,更有“漢人、南人十戶人家(每保),隻能共用一把菜刀,且平時菜刀隻放在保長家中,用時需申請”這樣的苛政。

    隨佩戴刀劍範圍的逐漸縮小。原本和世俗同等規模的‘江湖圈’,亦逐漸萎縮。乃至脫離市井生活。變成一種不被大眾所了解的小群落。成為武俠的專屬世界。

    然而在大漢。

    國土有多廣,江湖便有多大。

    任俠成風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。說書人才說,時人有兩種身份。

    須知,豪傑亦是守陵人!

    凡日月所照,皆為漢土。江河所至,皆是江湖。

    刀劍無眼,且護妥卵蛋。

    一刀兩斷。就這麽爽利。

    不能理解此處,而用後世王朝反推我大漢。還言之諄諄,聽之藐藐,理直氣壯的得出種種謬論。此與‘將千裏馬去勢,以配庸人’是一個道理。

    今漢雖不再大肆督造陵邑。然風氣不改。

    諸如二袁、曹操,劉備這樣的世家公子,漢室豪強,皆被時人稱呼為‘五陵少年’。

    “名都多妖女,京洛出少年。寶劍值千金,被服麗且鮮。鬥雞東郊道,走馬長楸間。馳騁未能半,雙兔(?)過我前。攬弓捷鳴鏑,長驅上南山……”

    京洛少年,便如劉備這般,俊美多金,英姿勃勃。

    至於妖女嘛,還未有幸得見。劉備表示,很期待。

    三日轉瞬即過。

    一大早,左豐親隨小黃門便趕來府中,領劉備前往南宮阿閣。

    阿閣在南宮蘭台北。

    乃是陛下檢閱部隊之所。史有“明帝禦阿閣士眾”的記載。

    南宮內建藏書石室,為檔案典籍庫,稱蘭台。由禦史中丞管轄,置蘭台令史,史官在此修史。和帝後,東觀收藏漸盛於蘭台,修史即移入東觀。

    一問方知,在擊鞠賽前,陛下要檢閱北軍五校。震懾四夷,以壯聲威。

    然後才漢胡一家,擊鞠會友。

    如此安排,自然得體。

    且阿閣外廣場,甚是平整,正好用來擊鞠。

    “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交疏結綺窗,阿閣三重階。”

    南宮西北,一座與浮雲齊高的巍樓。便是阿閣所在。

    待劉備兄弟三人進入偏殿。袁紹、曹操、楊奉、徐晃等人皆在。獨缺袁術。

    袁術乃是如假包換的長水校尉,正領兵出營,接受陛下、百官、宗親諸劉、西域使團的檢閱。

    “速速整裝備戰,今日將有一場惡鬥。”袁紹開門見山。

    劉備輕輕點頭:“好。”

    42737/2615950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