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53 經營西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8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4:58

    各種暗中掣肘,各種如履薄冰。瞻前顧後,膽戰心驚。非設身處地,不可盡知也。

    清剿完太平異教徒,龜茲老王白烈的國葬,如期而至。劉備以西域長史的身份列席,不可謂不隆重。按照漢家禮儀。先王國葬和新王登基,乃同日舉行。送葬後,百官除去穿在官服外的喪服,入大殿叩拜新王。

    若是新帝,必將改元,大赦天下。

    龜茲為漢藩。一切製度皆沿襲漢庭。屬於諸侯國一階,沒有改元赦天下的權利。

    長公主白卓,固辭王位。

    又力排眾議,立族弟白雄為王。因新君年幼,大都尉丞等奏請長公主臨朝稱製,總領國政。

    白卓長公主一心追隨劉備,不願久居龜茲。倒是經與主公劉備徹夜長談,才勉強答應輔佐幼弟數年。又與劉備約定,待幼弟能親政時,便重返中原。劉備為保白卓平安,不惜從繡衣吏中抽掉一半精銳,又急令臨鄉隸屬於白卓麾下的一千西烏鐵騎趕來馳援。

    待返回洛陽,即拜臧戒為後旗閣長,領麾下人馬遠赴龜茲,統領繡衣吏,守護白卓長公主。

    經此一役,劉備深知。龜茲對帝國,實在是太重要。想想便可明白。在西域五十餘國中,有一個說漢話、穿漢服的藩國。不啻於一座永不沉沒的橋頭堡。

    此戰,繡衣吏出力甚偉。劉備已傳令臨鄉,擢升旗閣署。旗閣長等階於軍曲候。設左、中、右、前、後,五位旗閣長,稱‘五旗’。秩比六百石。

    後旗長,已預定給臧戒。

    前旗長,劉備準備委任閻行。因閻行常掌大旗,故旗閣長後又被稱為‘掌旗’。

    因是整體擢升,故麾下繡衣吏亦獲升遷。俸祿大漲。紛紛稱讚:主公此舉,快慰吾心。

    “繡衣多豪俠”。非豪傑不可驅策。

    馬賊頭目,名叫馮莫,字孟廣。莫同“漠”。意指大漠而生。乃前任渠犁城都尉與西域胡女所生庶長子。劉備已任命其為新任城都尉,駐守渠犁城。

    有無西域長史,對早已落戶西域的漢裔來說,生活皆要繼續。

    劉備剛出關時,見沿途田陌荒蕪,溝渠淤塞,城池皆已廢棄。可剛行屯田數月,便有數百戶漢民從附近諸國陸續遷回。

    原來。前任戊己校尉董卓雖撤回,卻有許多人家不忍丟棄辛苦所辟田地。便暗自留下。乞伏西來,又紛紛避入附近諸國,或絲路沿線綠洲,艱難為生。

    待乞伏遠遁白山,劉備複開長史府。便又聞訊歸來,再行屯田。

    怎麽說呢。

    政令是死的,人卻是活的。漢庭屢撤都護,數罷長史。官方體係雖大多不在,可仍有漢民留存。並非全是空城一座。

    此,便是生活。

    遵長史劉備所命。段煨、張猛遂從戍邊老卒家眷中抽調青壯。組建一支千人民部曲,拱衛柳中、高昌。農時耕作,閑時訓練。衣甲兵器皆從黃巾亂軍屍骸上剝取修複。

    “屈茨(龜茲)北二百裏有(白)山,夜則火光,晝日但煙。人取此山石;冶此山鐵,恒充三十六國用。”足見龜茲冶鐵規模和質量,皆已達相當水準。

    龜茲兵甲,別說武裝一支民兵,便是正規軍亦足夠。

    42737/2615959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