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5 米中摻沙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4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15

    在劉備看來。先秦兩漢與後世王朝。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封建時代。

    分水嶺,便是五胡亂華。

    兩漢之後。家國天下,變成了家天下。再無國之概念。

    尤其是九品中正製後。官本位荼毒後世。蠅營狗苟,各種官場現形。再無人可稱高貴。

    “拜見主公。”傅燮脫鞋入賬,伏地行禮。

    傅燮年近而立,正值壯年,年富而力強。短短數個時辰,宿醉已醒。

    “南容所謂何來?”劉備伸手扶起,令女衛送上坐席。

    待坐定,傅燮這便言道:“臣,此來乃為北地郡流離在外的,千萬百姓。”

    劉備點了點頭:“南容可是想重開北地郡治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明鑒。”

    不久之前。劉備曾將盤踞在北地郡北境,長城沿線的十萬羌人一鍋端去,又將羌人家園付之一炬。如今北地郡,千裏無雞鳴。

    春雨過後,野草叢生。放眼望去,一片青綠。正是上佳牧場。

    奢延鮮卑十四部屬國,紛紛南下牧馬。牛羊遍地,散布於長城沿線。已入北地郡。

    按照原先‘米中摻沙’計劃。劉備本欲將乞伏部鮮卑,舉族遷入。虎踞在諸羌背後。呈趨虎吞狼之勢。

    奈何人算不如天算。乞伏部鮮卑逃入山林,半數凍斃。實力大損,劉備隻得就近安置。令其盡快止損。

    北地郡該當如何,一時便無定論。

    如前所說。隨羌人東遷,鮮卑南下。郡境被不斷蠶食。

    從前漢時領縣十九,到今漢時隻剩六縣:戶三千一百,口一萬八千餘,領縣不到西漢時的三分之一,人口比西漢時戶六萬四千,口二十一萬餘,竟十不存一。

    北地郡,今漢初,郡治富平縣,後因羌族作亂,永初五年(111年),北地郡徙池陽縣。永建四年(129年),北地郡治遷回原址。永和六年(141年)春,征西將軍馬賢為羌人擊敗身亡。漢庭驚恐,將北地郡遷至馮翊郡,“寄理”在外。

    所謂“寄理”,和遙領類似。謂在外地居官治事。

    “年前,主公將北地諸羌盡數掠走。此乃天賜良機。隻需重開北地郡,便可斷羌人勾連。西涼羌人與三輔羌人,再難沆瀣一氣。此舉可比立河西四郡,斷匈奴一臂。”

    “南容果然大才。”劉備不禁訕笑。

    世人皆知北地雜羌乃是被‘著匈奴衣胡’,盡數掠走。下落無蹤。

    今卻被傅燮當麵道破。

    傅燮這便言道:“主公妙計連環,以解百年羌亂。臣亦是苦思許久,方才恍然大悟。”

    “北地郡居民十不存一。多數已遷居周圍郡縣。如何還能找回?”劉備問道。

    “民雖別居,編戶仍在。隻需按圖索驥,便可將北地民眾,盡數遷回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。

    正是得益於大漢編戶齊民製度的完備。才讓看似可笑的寄理,成為可能。

    所有北地郡的編戶齊民。姻婚嫁娶,買賣交易,諸如此類。皆可由寄居在左馮翊的郡治所,寄理完成。

    民在,編戶則在。

    編戶在,則流失在外的民眾,便可盡數尋回。

    漢庭的無敵強大。

    窺一斑而知全豹。

    42737/2615964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