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 餘毒未了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95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17

    “我亦是如此想。”曹操欣然點頭。

    “如此,便勞煩孟德代為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告辭。”

    “不送。”

    送走曹操。安若素這便上來為劉備敷藥。

    此方稱:“加”。由內服和外敷,兩劑方藥組成。

    加,助力也。

    亦有女用藥方稱“約”。

    約,纏束也。

    合稱“加約”。先加而後約,古亦有之。

    此方見於前漢《雜療方》、《養生方》。

    加,專供男性“壯陽”;約,則使女子“滋陰”,且內服外用,樣樣齊備。

    內服,多為滋補強壯之藥劑。

    外用,則有藥液外洗,藥巾外擦和陰內用藥等。多屬刺激性藥物,多在性起後除去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甯姐姐還手書“合氣之術”,輔助劉備拔毒。

    合氣類似雙休。

    合氣前,劉備施以“加”藥。與他合氣的女子,則施以“約”藥。

    然後再行合氣,則事半功倍。

    於是此藥方,合稱:“約加合氣方”。乃是太平道頂級房中術。

    話說,曆朝曆代,古往今來。癡迷房中術的帝王,又何止成帝一人。

    古代春藥和房中術,與道家煉丹密切相關。

    《後漢書》所載甘始、東郭延年、封君達等方士,曉“禦婦人術”。“或飲小便,或倒懸”。

    所謂“飲小便”,便是喝“回龍湯”。

    在魏、晉、南北朝時,頗為流行。亦流行“男女合氣之術”,而加以“服食閉煉”。

    “服食”即“服石”。又名“五石散”、“五石更生散”、“寒石散”。

    “通鑒注言寒食散蓋始於何晏,又雲煉鍾乳、朱砂等藥為之。言可避火食,故曰寒食。”

    唐代醫學家孫思邈《千金翼方》中亦有“五石更生散”。列其主要成分為:紫石英、白石英、赤石脂、鍾乳、石硫礦等五石。

    《本草綱目》於“鍾乳石”、“石英”、“石脂”條皆雲:“益精益氣,補不足,令人有子,久服輕身延年。”

    《全晉文》王羲之帖亦有雲:“服足下五色膏散,身輕行動如飛也。”

    《太平廣記》亦載:“後魏孝文帝時,諸王及貴臣多服石藥,皆稱石發。”

    除去能使人“長生不老”,史書亦有載“服石”之副作用。

    如《晉書·哀帝紀》:“服石過多,遂中毒,不識萬幾。”《晉書·賀循傳》雲:“服寒食散,露發袒身,示不可用。”

    諸如此類。

    甯姐姐解慎恤之毒。無非二法:敗火,拔毒。

    敗火為消勢。以阻劉備血崩而亡。三副藥劑,密室一夜乃成。

    此後便要行拔毒。

    所謂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。

    拔除餘毒,需循序漸進。非一日之功。

    藥方中特別注明。純陰合氣最佳。意思是說,須未經人事的處子。

    故從安氏姐妹始。安若素、安若水、安若夢、安若塵,分別與劉備合氣,為其拔毒。

    悉心服侍劉備擦敷外加,又飲下內加。

    先行施過內外約藥的安若素,藥效已發。眉眼如絲,氣若幽蘭。

    再將一巾白綾墊在身下,眸中春水這便霧化。

    ‘抽’絲去病,‘拔’毒療傷。

    已道盡其妙也。

    42737/2615965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