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39 分功之義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60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28

    

    臨鄉原先隻一縣之地,麵積有限。劉備唯有建城自守。分兵各處,日夜巡視,不敢有絲毫懈怠。

    今薊國六縣。東西長而南北窄。

    尤其是北距臨鄉十裏的方城縣並入,成為北方屏障。

    方城縣麵積廣闊。今漢時,先後有陽鄉侯國、新昌侯國、臨鄉侯國,並入方城縣。

    三個東部鮮卑歸義侯國中的常道、韓城二城,亦在方城縣中。

    二城皆是古城。原本年久失修,破敗不堪。經臨鄉匠人細細修繕,煥然一新。已成堅城一座。

    牧民居於城內,牲畜圈養院中。城外分布馬場,周圍遍種苜蓿,待滿地紫花時節,以割草車割取,輔以稻草喂食驢馬牛羊。家中女子多客庸樓桑,月有盈錢。生活日漸富足。

    比起穿方城縣治,走陸路抵達臨鄉。二城牧民更喜走水路。可經八丈溝水,直入巨馬水路,舟行臨鄉各地。八丈溝水極為寬闊。五百石車輪舟,暢通無阻。鮮奶、湩酪,等特產隨船販運,已風靡臨鄉。

    東平舒城,則據臨鄉下遊。與薊國接壤,扼守著巨馬水路出海口。

    彌加、闕機、骨進三歸義侯,雖隸屬於各縣,卻與薊國關係緊密。更像是薊國的屬國。

    各縣政令,一律不理不睬。卻對薊國唯命是從。

    先前方城縣一眾官吏,頗有怨言。如今舉縣劃歸薊國,自當滿心歡喜,怨氣皆消。

    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。方城縣本就基礎尚佳,如今正迅速向臨鄉比肩。

    言歸正傳。

    下船後,關張二人這便趕去與劉備相見。

    一千精銳,胡漢羌蠻皆有。相貌各異,口音相雜。卻皆來自臨鄉一地。彼此同袍,肝膽相照。皆是我大漢虎賁。

    出自輔漢大將軍帳下五部。隸屬於帝國正規軍,而非薊國郡兵。

    樓桑精工兵甲人手一套。配雙馬,機關兵車一千輛。皆入駐北軍大營。與千餘麴氏先登,合兵一處。

    如此一來。洛陽城中便有兩千隸屬於劉備的虎賁。隻需一道將令,即可自行調動。

    這便是“中西域立幕府”,和“假節”的便利。

    兩千精兵,說多不多,說少不少。既不會惹人忌憚,亦足夠分量。

    右丞賈詡以降,大將軍府上下,皆在為藏身洛陽的太平道而忙碌。消息不斷匯總,畫像接連傳來。一個龐大的邪教網絡,隨之浮出水麵。

    各色人等的真實身份,亦被洛陽官吏,源源不斷送來。

    其中不乏豪商巨賈,世家貴胄。或有錢,或有權。雖無顯名,卻皆是一方豪強。

    如果說十年前的太平道,還是靠裝神弄鬼,符水救人,走底層群眾路線。如今的太平道已滲入高層。

    各地官府中,皆有實權人物,為其百般遮掩。還有許多不明真相的民眾,以為是天下正道,為其搖旗呐喊。

    大賢良師,更是積累了足夠的人望、聲望、地望。

    又恰逢二百年大限已至。天將異象,朝政日非。大漢王朝江河日下。天下人心思變。

    才有許多豪商巨賈,世家貴胄,紛紛入夥。

    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。

    萬一成功了呢?

    種田十倍利。經商百倍利。而建立一個國家,利潤無法計算。

    正因太平道聲勢浩大。大有改朝換代,取而代之之勢。善囤積居奇,投機取巧之輩。紛紛入教。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