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46 大亂在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30

    因時局動蕩、災異橫生,乃至以糧價為基本價格體係的經濟狀況日漸惡化。加之世家豪強不斷囤積五銖錢幣,造成貨幣流通亦隨之持續惡化。

    簡而言之。因天災人禍,時局動蕩。五銖錢被世家豪強充作避險資金,而大量囤積,不再參與市場流通。乃至市場貨幣供應不足。出現“缺錢之困”。

    加之鑄幣權收歸朝廷,無法另鑄新幣。為解缺錢之困,於是不法分子,便在五銖錢上做起了文章。

    “磨邊五銖”、“剪邊五銖”、“綖環五銖”,諸如此類,應運而生。

    惟利是圖者,剪鑿五銖錢,欲將一個錢當兩個錢用,謀取私利。

    磨邊五銖,亦稱“磨邊錢”,即磨去外廓、邊緣之五銖錢。時下已十分常見。磨邊的方法,據說是用一木質或金屬方棍穿進錢孔,每次穿錢百枚或數百,然後固定方棍兩端,在石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。通過加工,磨邊錢要比一般五銖錢的錢徑略小。錢重減輕三分之一左右。此舉不會傷及錢的麵文,且錢幣邊緣皆較為光滑。

    磨邊的目的,在於取銅,用以鑄造新錢。先帝年間,曾大規模盜鑄磨邊五銖。此舉造成五銖錢大幅度減重貶值。

    剪鑿五銖,或稱“剪鑿錢”,是剪邊錢或綖環錢的總稱。其法是將一枚錢鑿成內外兩枚。剪鑿錢,前漢時已出現,到今漢桓帝、靈帝時更多,以至達到泛濫的地步。

    剪邊五銖,便是被剪鑿了外圍或衝鑿了外廓的錢。錢文“五銖”二字僅剩一半,故又稱“對文五銖”。剪邊錢要比磨邊錢所去的輪廓更多,大多把錢幣的麵文減去一些,乃至錢幣文字殘缺不全。從錢的邊緣看,剪邊錢又不像磨邊錢那樣光滑工整,錢的直徑大小也有較大的差異。錢重多減五分之二或更多。

    區別磨邊錢與剪邊錢的主要依據是,邊緣加工的痕跡與錢的直徑。

    綖環五銖錢,乃是被剪去或衝鑿去內圈的錢,錢僅剩邊緣,呈環狀,錢文“五銖”二字亦隻剩一半。單從大小上來看,卻與普通五銖錢無異。

    剪邊五銖與綖環五銖,最大的不同是。一個是從外圈向內剪鑿,一個是從內圈向外剪鑿。

    比起這些黑心的“三銖錢”。劉備手中這枚新鑄的“四出五銖”,鑄造工藝更好,也要更重一些。約重四銖。

    直到此時,劉備這才醒悟。

    原來,陛下以為自己要在錢幣上牟利。

    薊王此舉,與朕不謀而合啊。

    隻是陛下。臣要鑄造的是五銖錢啊!真真正正的五銖錢。

    不是四銖錢,更不是黑心的三銖錢!

    “帝本侯家,宿貧,每歎桓帝不能作家居,故聚為私藏。”

    陛下開竅了。

    賺錢哪有鑄錢快!

    “磨邊五銖”、“剪邊五銖”、“綖環五銖”,諸如此類,皆是私人盜鑄,規模數量皆有限。

    一旦朝堂開鑄四銖錢。其規模和影響力遠非這些私錢可比。

    可以預見。一旦“四出五銖”鑄行後,必將天下大亂。讓本就脆弱不堪的貨幣體製,更受摧殘。

    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征兆。

    劉備正絞盡腦汁,想著該如何轉圜。打消陛下鑄造四銖錢的念頭。

    42737/2615968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