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3 築城為先(1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36

    

    城在?水並沽水下遊,城牆寬七丈餘(17米),分內外二城,皆夯土版築。外城橫豎三裏,城郭大半毀於洪水,如今隻剩橫豎一裏餘的內城,還算完好。南城牆中開一門。前漢元狩四年(前119)在泉州設鹽官。時設有鹽官的郡縣共計三十八處,此為其中之一。若無水患,乃是一座十分繁榮的城邑。

    “田租口賦,鹽鐵之利。”薊國西有園田,東有漁鹽。隻需治理水患,何愁不富甲天下。

    與曹孟德北征烏桓時所修的南北向漕渠不同。劉備要修築一條東西向的漕渠。將境內由東向西:易水、泒水、滹沱水、巨馬水、聖水、?水、沽水、鮑丘水、浭水(庚水)九條大河,枝津更是數不勝數的龐大水係,連成一體。

    國中雖水網縱橫,奈何九條大河卻分成東、中、西三處入海。彼此難有通聯。按照原有計劃,劉備便要將九條大河連通,並在沿途置督亢澤、掘鯉澱、雍奴藪,等數處大澤,用於調節水源。豐水時,餘水可沿漕渠注入澤藪,防止水患。枯水時,引澤藪之存水反灌農田,續保航道。

    境內數處澤藪乃天然水庫。作用巨大。後世將可在抵禦洪水、調節徑流、淨化水汙染、涵養水源等諸多方麵起到重要作用的濕地,稱為地球之腎。正是此因。

    沼澤,乃是濕地的一種。後世公約對濕地的定義為:“係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、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、泥炭地或水域地帶,帶有或靜止或流動、或為淡水、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,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。”

    故而廣義上的濕地包括:河流、湖泊、沼澤、珊瑚礁等。此外,亦包括人工濕地,如:水庫、魚(蝦)塘、鹽池、水稻田(請注意)。

    正如諸人皆視流民為洪水猛獸,劉備卻視作戰略資源,不斷累積。換個角度,澤藪亦大有裨益。自西而東,境內一處處方數裏、數十裏、數百裏,乃至千裏的湖泊澤藪,乃是薊國之腎。為薊國屯田養民,持續造血。

    所謂“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”,換成時下的表述便是:“淺不可通車馬,深不可載舟船。”

    看吧。古往今來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不過是換了個說法,而已。

    劉備王駕抵達時,泉州長邴原,正忙著重築外城。

    邴原這便告罪:“本想在主公王駕抵達前,將城池築成。奈何天不遂人願,至今未成。”

    “無妨。”劉備將邴原扶起:“明庭大才,本當重用。徙官此地,孤倒是心中有愧。”

    “泉州亦是薊國之土。豈能任其凋敝,坐視不理。臣木訥,不善言辭。願為王上盡犬馬之勞。”邴原再拜。

    環視堅固的外城牆,劉備不禁笑問:“泉州地處?水、沽水合流之南,巨馬水合滹沱水之北,上下皆有天塹,蟊賊難以逾越。安全既無虞,明庭為何先修城而非先圩田?”

    邴原一愣:“臣等皆以為,築城為先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劉備雙眼一亮:“願聞其詳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三人,雖皆徙官別處,卻時有書信往來。幼安與子魚皆以為,薊國六縣,欲再納百萬之民,除臨鄉外,餘下五縣當各盡其職。安次屢遭海侵,土壤鹽漬,不宜稻作,卻極適合種苜蓿。而泉州坐擁漁鹽之利,又通河海。乃是港城首選。故先築城修港,再做其他。”邴原這便侃侃而談。 本章尚未完結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---->>>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