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4 定國之謀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0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37

    穿過擁擠的水道,終於抵達雍奴縣治。一艘巨大而完好的五重樓船。

    前漢水軍的越海戰艦,為何滯留在此處?

    帶著滿腹疑問,劉備這便與趕來出迎的幾艘小船上的雍奴官吏見麵。

    矗立船頭,頗為儒雅的中年文士,便是雍奴縣長,鍾繇。

    “臣,鍾繇,拜見主公。船頭窄小無法施以全禮,請主公恕罪。”待小船停穩,鍾繇這便長揖及地。

    “明庭免禮。”劉備穩穩矗立船頭,微笑回禮:“久聞元常大名,這便趕來相會。你我二人定要秉燭夜談,孤洗耳恭聽元常治國高見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謬讚。臣定當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”鍾繇再行一禮。這便令船夫調轉船頭,引劉備駛向樓船。

    樓船側立有堅木泊位。畫舫就近停靠,劉備下船後信步走上高台,又沿木梯攀上樓船甲板。

    先一步登船的鍾繇已領屬吏列隊整齊,迎接王駕:“臣等,拜見王上。”

    甲板寬闊,眾人紛紛跪地行禮。

    “諸位免禮。”劉備微笑將列在前排的鍾繇等人依次扶起。

    甲板上設頂棚,遮陽避光。船樓高闊與重樓無異。居高遠眺,城內民居盡入眼底。劉備這便將心中疑問依次道出:“雍奴為何多船?”

    鍾繇答道:“兩漢之交,海水倒灌。狂風席卷,白浪滔天。城市積水沒頂,雍奴民眾紛紛逃離家園。許多海船便被海浪衝入雍奴藪中,待大潮退去,盡數擱淺。後民眾返鄉,見家園盡毀,便取船來居。趁退潮水淺時,乘竹筏登船,修複破損,舀出積水。趁水大漲潮時,駛入城中。棲身船上,以漁鹽為生。又在各自家園廢墟上立下樁柱,搭建高腳重樓。久而久之,便有了今日之氣象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備輕輕頷首。沒想到傳言早已毀於水患,已成大空城的雍奴縣,竟還有此段頗為傳奇的過往。

    雍奴藪東及大海,有漁鹽之利。海嘯來襲,附近海船猝不及防,被卷入雍奴藪中擱淺。突遭海難,僥幸生還的船員,這便各自棄船離開。待多年後,雍奴人重返故土,無處安身,這便將擱淺在藪中舊船盡數修複,趁豐水年份駛入城中。久而久之,高腳重樓與海船樓,便成了雍奴藪獨有的建築。

    甚至有成為習俗的可能。

    幹欄式重樓,後世亦常見。江南的“吊腳樓”,閩北的“高腳厝”皆是此類。多層木樓以若幹樁柱為支架,形如高腳,既可防洪,又可避蟲蛇鼠患。

    入長艏樓改造而成的官舍大堂。鍾繇已命人備下酒宴,為劉備接風洗塵。

    主臣落座。鍾繇攜縣中官吏起身相敬。劉備笑著舉杯,與眾人同飲。絲竹之聲靈動悅耳。船家女翩翩起舞,頗有水上風情。席間眾人頻頻舉杯,氣氛熱烈,其樂融融。

    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飲至微醺的劉備這便起身罷宴。眾官吏急忙起身相送。登臨樓上精舍,劉備眼中醉意盡褪。須有,鍾繇這便敲門入內。

    “如何?”劉備劈頭就問。

    “啟稟主公,計成矣!”

    42737/2615970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