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5 陰藏殺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0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37

    劉備縱天降瑞麟,亦鞭長莫及。麾下若無能臣,一路所遇之陰謀陽謀,多端詭計,又如何得以窺破。

    先有李儒、戲誌才,後有賈詡、荀攸乃為謀主。管寧、華歆、邴原、鍾繇,皆是能臣。兩位國相自幼相隨,肝膽相照,容人雅器,有國士之風。

    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。

    國相之位,德行為重。能知人善任,人盡其才。才是國之大幸。國政盡在掌握,事無巨細,事必躬親。如此耗費心力,又豈能長久?

    嗯,以後遇到諸葛丞相,定要好好規勸一番。以君之才,長命百歲比什麽神鬼奇謀、神機妙算都重要。奉孝也是一樣。

    劉備旗艦剛出南港,鍾繇便大肆鼓吹,王上巡視國境,將親臨雍奴,雲雲。半月前,水城已人盡皆知。所謂射人射馬,擒賊擒王。戰機稍縱即逝。還有什麽比出其不意,攻其不備,生擒薊王劉備,來得暴利!

    如此便可不費一兵一卒,換來無數糧秣錢銀。亦能聲勢大振。三十六方黃巾軍趁勢而起,大事可成呼!

    料想,賊人得知薊王輕舟無備,巡視雍奴,必有所動。

    如何才能將計就計,將海賊一網打盡。剪除海患,再攫取更大利益……

    且等荀攸趕來再說。

    繡衣吏來報,巫祝當夜便將消息傳出。此時或已漂洋過海,前往青州。又或許,此時賊人已先伏於某處近海荒島,正等消息傳來,揮軍來攻。亦未可知。

    話說,劉備巡視國境途中,又返回樓桑與三國國君,商定國界。待尚書台書信傳來,一來一回亦有十餘日。趁此良機,賊人有充足時間設伏。

    究竟如何,三日必見分曉。

    三千熟悉水性的海賊,蜂擁來攻。且城內高樓、船樓皆是木質。若以快船乘風縱火,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雍奴藪雖下藏暗河。外人卻不得而知。五百石船擅自闖入,極易擱淺。必然是輕便靈活的赤馬、遊艇、走舸,諸如此類。賊人定不知劉備前來,乃是一計,自當生擒薊王劉備為質。然,亦必做兩手準備。能攻則攻,能取則取。旦見事不可為,必然風緊扯呼。若情急之下,縱火燒城,阻擋追兵,亦是常理。

    火攻一項,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翌日,便有一隊海船泊在外海。船家遣人乘扁舟入雍奴城。乃是從右北平郡,平波水砦跨海而來的商船。船上乃是新任荀縣長買來的越冬口糧。

    戶戶皆可領取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歡聲雷動。新任縣長言出必行,值得信賴。封城舀水之事,或可再議?

    漁家紛紛前往巫祝處詢問。巫祝雖未鬆口,心中卻越發急迫。任由薊王收買人心,長此以往,事難成矣。

    藏身門後,窺視城內水道扁舟往來運送糧秣,家家戶戶俱有歡顏。巫祝心中越發焦急。

    書信早已傳出,為何不見人來。

    若等放糧完畢,薊王返回。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時間分秒流逝。

    三日後,泊在外海的商隊,自行渡海,返回平波水砦。

    是夜,一支龐大海賊艦隊,乘風破浪,駛向雍奴藪。

    大戰一觸即發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0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