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7 水戰剿匪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8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38

    能從魚尾想到船舵,自能想到船帆的原理。

    “見窾(kuǎn)木浮而知為舟,見飛蓬轉而知為車,見鳥跡而知著書,以類取之。”

    此帆,就其所屬而言,乃是“撐條式硬質縱帆”。逆風行船,更是強項。即便無風,不還有漿輪嗎。

    浪大這麽辦呢?

    無風會起浪嗎。

    縱帆受力皆在桅杆一側,操帆簡便,安全性高。唯一缺點,帆是由下向上升帆。故升帆慢,而落帆快。主要考慮,若突遭大風,或火箭來襲,等極端狀況,可斬斷帆繩,瞬間落帆。防止船毀人亡。

    風帆亦是最強。隻需再改進船體線型,大航海指日可待。三子名‘渚’。三弟說我小氣。四麵環水之土,就一定小嗎?

    待帆滿。數息之後,船身一聲悶響,明輪船陡然加速。

    雖早有準備,黃蓋仍猛然撤步,這才站穩。

    饒是艙內不停轉圈的騾馬,亦覺渾身驟輕。這便仰頭嚎叫,甚是歡喜。

    薊國水軍艦船,一字排開。乘風破浪,駛向渤海上灣區。

    誠如鍾繇所說。城內城外,皆是白澤。舟子,司篙都被射死。赤馬舟擁擠在一處,急切間又如何能脫逃。飛虻箭乃三棱箭頭。穿刺人體後,傷口難以愈合,血流不止。中箭落水者,想憑通曉水性,水中閉氣脫逃,亦是妄想。很快便因大量失血,亦或是湧血灌入氣管,窒息而亡。

    即便有一兩個四肢中箭者,艱難遊到高腳樓下躲避。也被繡衣吏循血跡,輕鬆找到。能救則救起。不能救便再賞一箭,送其歸西。

    海賊管承終沒能尋到,茫茫大澤還能逃哪去。待清掉浮屍,衝幹血跡,再追不遲。

    白日高懸。泊在近海處的海賊大船上。正懶洋洋的洗涮著甲板的賊兵,下意識的嗅了嗅。從腦後刮來的海風中怎會有漆木和桐油的氣味。又試著嗅了嗅,氣味全無。本以為弄錯,不料海風一吹,氣味又來。

    緩緩回身,頓時呆若木雞。

    須臾,忽聽一聲淒厲的狼嚎:“跑啊——”

    “右擺少半(三分之一)!”黃蓋一聲令下。

    “喏!”一排舵手奮力搬動舵杆。鸞翼明輪艦乘風繞行,迂回到敵艦側翼。

    甲板上操帆手,全力轉動絞盤,隨之改變帆角。微微塌落的風帆重被鼓起。

    鸞翼明輪艦再次加速,斜刺裏直撞敵船而去。

    “歸位。”舵手遂將舵杆奮力拽回。

    “落帆!”目視對麵賊寇,紛紛棄船跳水。黃蓋一聲令下:“起拒!”

    號令被層層接力,傳至底艙。便有一船工奮力搬動手柄。齒輪咬合的哢哢聲猛然響起。連軸轉的重型騾馬,腳步一沉。這便打著響鼻,奮力向前。

    船首處,一支巨型青銅鉤拒,緩緩伸出。

    “公輸般自魯之楚,為舟戰之具,謂之‘鉤拒’,退則鉤之,進則拒之。”

    隻不過眼前這把大槍,著實粗壯無比。何止是鉤拒,分明是撞角好嗎!

    目視鉤拒攔腰撞來。最後一個跳船的海賊,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。

    胡亂瞥過,豈止是此一艘艦。排成直列的薊國戰艦,皆挺起鉤拒,攔腰撞來。

    薊國暗藏偉器,果然名不虛傳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1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