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78 河北豪傑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86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43

    “從弟張舉已募得五千泰山宿賊,麾下亦有三千家兵,再加上仙師引來的數千太平道軍,足有精兵兩萬。上穀烏桓王亦來信,不日將領兵三萬,兵出數路,抄掠薊國。堂堂五萬之眾,上下夾擊,還不能破薊國千裏之土?”張純信心百倍。

    “待事成,國相必當重用,高官厚祿,裂土封王亦非難事。”太平道人畫餅充饑。

    “王侯將相寧有種乎。”張純脫口而出:“想我費盡心機,不過是一國之相,受百般掣肘。不過是多花了些錢銀,便有人到中山王麵前訴狀。若非王上年幼,酷愛賽馬無暇他顧。國相之位,早已難保。寄人籬下,仰人鼻息。此等日子,某早已不厭其煩。為聖教揭竿而起,甘願做馬前卒,某之忠心,日月可鑒。還望教尊言出必行,事後許我千裏之土,也算長出一口惡氣。”

    “國相放心。大賢良師施符水以救萬民,乃是替天行道。何時曾自食其言?”太平道人指天為誓:“黃天在上,事成之日,便是國相裂土封王之時。”

    “謝仙師成人之美!”張純滿臉紅光。

    黃金台四方館。

    閔純、耿彧二人,聯袂而出,互相道喜。兩人齊升三樓。皆獲‘良’評。仕途秩三百石起步,可喜可賀。

    便有佐史引二人入住鄒衍小金台別館。

    “為何是鄒衍台館?”入館前,閔純不禁問道。鄒衍又稱鄒子,乃陰陽家,始創五行。二人皆不通方術,為何入住此館,故而有此一問。

    耿彧果又知道:“鄒衍在燕,主農事。《方士傳》言:‘鄒衍在燕,燕有穀,地美而寒,不生五轂。鄒子居之,吹律而溫氣至,而觳生,今名黍穀。’我二人入住鄒衍台館,正當適宜。‘’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,謝耿兄賜教。”閔純致謝。

    “薊王唯德才是舉。先前種種皆可不論,往後自當因才施政。正如‘鄒衍在燕’。”耿彧笑著回禮。

    別館一進院落。主樓三層,勝在精致典雅。院中缶景迭石相映成趣,還有坐榻石桌,可供二人臨軒對弈。俯瞰台下碧水翠柳,風景如畫。

    推門而入,暖風拂麵。問過方知,乃因暖櫃。諸多水洗水暖設施,更是聞所未聞。

    二人這便安心住下,等候前往薊王宮,拜官出仕。

    不久,有安平國堂陽顏良,直升五層,與周泰大戰三合,不分勝負,官拜比二千石蕩寇校尉的消息,如野火般風傳大江南北。

    安平國與薊國比鄰。堂陽縣顏氏宗人,亦紛紛奔走相問。顏良是誰家子?今在薊國某得高位,此時不去投奔,還等何時。奈何便是族中長輩,亦不記得出門在外的顏氏子孫中,有誰人名‘良‘。興許改名亦不一定。

    正當顏氏宗人上下奔走雀躍,苦思顏良究竟出自宗親哪支,好早些前去投奔時。消息已傳到臨縣,五十裏開外的安平國南宮縣。

    這便又引出一位河北豪傑。

    “堂陽既出顏良,南宮豈能無人!”這便拜別老母,背刀上馬,隻身奔赴薊國黃金台,四方館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2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