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0 賊兵來襲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0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44

    聽聞上穀烏桓王四麵合圍逎國都,護烏桓校尉公綦稠急忙引兵來勸。不料竟被難樓扣為人質。

    遼西烏桓王丘力居,亦與右北平烏桓王烏延多有摩擦。右北平太守劉政亦出麵協商,不料也被扣為人質。

    見大勢已成,再無掣肘。趁國中群龍無首,張純自稱彌天將軍、安定王,大肆招募賊眾,出兵安平國。張舉亦出兵渤海,攻城拔寨。驅趕萬千吏民拖家帶口,倉皇北逃。與薊國臨近的諸多港口,皆人滿為患。爭搶舟船,相互撕扯。乃至船翻溺斃者,竟淤塞河道。恰逢稻收,薊國水軍四處巡邏之餘,又需時刻打撈屍體,救援落水流民。

    麵對烏壓壓衝入國境的萬千流民,各城兵丁又如何能下得去手!

    誰能料到,薊國最大的威脅,竟不是兵亂,而是人禍。

    雖說張純、張舉、難樓、丘力居,皆未與薊國正麵交鋒。然明眼人誰又看不出,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,皆為富甲天下的薊國而來。

    薊王宮。

    劉備麵色鐵青。這一招很無恥,也很有效。

    都是我大漢子民,劉備又如何能下令射殺。然若任由亂民衝擊城門,一旦奸人混入,趁機奪城,又當如何。

    “文和,文優,誌才,可有文書傳到。”

    “稟王上,三位府丞,皆無文書傳來。”左國相崔鈞這便起身答道。

    劉備遂把目光投向荀攸:“公達可有良策?”

    “回稟王上,破敵不難。”荀攸微微皺眉,似心中有事。卻又很快恢複如常:“五路大軍齊發,皆奔我薊國而來。奈何彼此貌合神離,所求亦大不相同。隻需各個擊破,可保薊國無礙。”

    “請左丞明言。”右國相耿雍急忙問道。

    “張純、張舉,擅自稱王。朝堂必興兵討伐。王上可上表自薦,如此師出有名,隻需遣二良將,分兵討伐,與顏良裏應外合,可一蹴而就。南路遂解。上穀烏桓傾巢而出,又令遼西丘力居,拖住右北平烏桓王烏延,乃是為護留在王庭的老弱家小。王上隻需去信高車十二部副伏羅王,引兵南下扣關。難樓得知必星夜而返。難樓撤兵,丘力居見事不可為,必然遠遁,北路亦解。至於海賊聯盟,渡海而來,並無補給。隻需令橫海校尉謹守各處營寨,不出一月,海賊必退。”

    聽荀攸揮斥方遒,化解五路敵軍,朝堂百官紛紛心安。

    言之有理,言之有理啊……

    抬頭見劉備沉思不語。荀攸忍不住又道:“依臣之見,兵禍易耳,流民才是大禍。”

    荀攸此言,正中劉備下懷。

    劉備這便問道:“依公達之見,流民該如何處置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荀攸暗歎了口氣:“王上當自決。”

    殿中群臣頓時議論紛紛。荀攸乃大才。五路敵兵,談笑間飛灰湮滅。剩下流民,還有何難。

    樓桑令樂隱,這便起身言道:“流民何須王上勞神。我等自會安置。除去三百裏臨鄉,餘下各縣,頗能容人。隻需按部就班,一切如臨鄉故事,將流民悉數收歸國中,為王上所用。流民之事迎刃而解,還有何難。”

    “樂公所言極是!”各城令紛紛起身進言。

    謀略不行,內政卻是我等的強項啊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2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