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93 少年長吏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9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52

    薊王唯德才是舉。若年長卻居人下,便要捫心自問。每日三省吾身,自己究竟短在哪裏。

    從百裏白澤,別無寸土。到如今雄踞北地,這些“少年長吏”,著實居功至偉。

    “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為長吏。百石以下有鬥食、佐吏為秩,是為少吏。”而在薊國,食俸千石而年少者,亦比比皆是。信手拈來:左右國相,北海一龍三士,恩師二子,崔琰三友,陳逸,劉渙,呂常……

    而從“少吏”與“長吏”,相論的乃是年俸而非年紀,足以說明,年齡真的不是很重要。

    容城令盧儉年前已定親。乃薊國少師蔡邕做媒,聘娶已故奇士郭林宗之孫女為妻。其兄益昌令盧節,亦是薊國少師蔡邕做媒,聘娶高士申屠蟠之孫女為妻。

    郭林宗,宇內奇士。建寧二年春,病死於家,時年四十二歲。四方高士紛遝而來,為其送葬者竟達千眾。蔡邕親撰銘文。事後蔡邕對恩師盧植說:“我一生為人撰碑銘很多,而多有虛飾之辭,隻有郭林宗的碑銘,文副其實,我毫無愧色。”

    郭泰明哲保身,申屠蟠見機行事。二人之名,如雷貫耳。蔡邕親自做媒,許配給恩師二子,足見其乃少年英才。

    巡視完容城,劉備這便乘車駕,前往南四十五裏外的三台城。

    沿途設置的流民營地,多已人去營空。

    正如劉備先前所言。待賊滅,便助冀州百姓返鄉。高陽等鄰近薊國的冀州邊郡,賊影無蹤。民眾心係家園,紛紛南返。

    鄰近三台城,沿途營地仍有不少帳篷尚未拆除。一問方知,這些營地,多是冀州南部郡縣難民聚居。斥候來報,散落四野的賊眾正向钜鹿匯聚。

    大亂真將至也。

    二弟關羽,與新任三台城長胡輔,出十裏相迎。半月未見,關羽氣勢凸顯。寶劍鋒從磨礪出。如掛在身前的偃月刀一般,銳氣盡顯。

    “大哥!”遙見劉備車駕,關羽驅馬相迎。

    “二弟。”劉備開窗示意:“可一切安好?”

    “弟一切都好。整日與兵卒為伍,甚是痛快。”關羽難得一笑。

    “與胡輔等城中官吏,亦要時常往來。”劉備叮囑道:“世人皆知你我三人桃園結義,兄弟如手足,視你如視我。定要禮賢下士,虛懷若穀。不可嫉賢傲士,亂擺王弟架子。”

    關羽抱拳道:“弟,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話說,兄弟三人原本出身草芥。因出身於微末,多收冷眼排擠,故關羽倨傲。如今劉備貴為薊王。關羽年方二十,已領二千石高俸。傲氣一定是有的。正因居高望遠,方能禮賢下士,虛懷若穀。

    此對關羽心性的淬煉,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若身懷大誌卻總居於人下,又豈能不傲上。

    心念至此,劉備這便問道:“收攏多少兵卒?”

    “共計五千餘眾。散去千餘,剔除奸猾叵測之輩,得精兵三千。”關羽答道:“臣弟自募五百豪勇,餘下皆分與顏校尉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”劉備欣然點頭:“臨來時,母親言道,二弟河東家人已登船。胡氏亦隨船同來臨鄉。待船到,擇吉日,便給二弟成親。”

    “全憑大哥、義母做主。”關羽難得臉紅一次。

    臨近亭舍,城長胡輔領城中官吏,出迎王駕。這便相伴入城不提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3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