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07 鑄造新幣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8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5:59

    “自天子以至於封君湯沐邑,皆各為私奉養焉。”

    今代湯沐邑,常賜給公主等。與諸侯國類似。湯沐邑雖是封地,但受封之人卻無行政權,仍由朝廷派官吏管轄。但因有湯沐邑之名,行政級別上要比普通城邑尊貴。湯沐邑即使麵積不大,人口很少,但管轄官吏品秩,亦比普通縣高。

    比如,先帝時,以汝南郡陽安縣封給長公主劉華為湯沐邑,該邑長稱令。公主薨後,陽安令複降為陽安長。

    副伏羅氏孕時,曾夢見立於老宅五丈桑下。五丈桑枝繁葉茂,群鳥爭鳴。待她仰望樹冠時,百鳥齊衝,繞身飛舞,遂被驚醒。劉備問過婁圭等人,皆說百鳥繞身,必生貴女。果不其然。母親請大儒陳寔,取名‘萌’。草木萌發,欣欣向榮也。其後大宴賓客,舉國歡慶。

    草原神鹿庇護的薊國長公主劉萌,自然人見人愛,花見花開。乃劉備掌上明珠。

    薊王子嗣漸多,且多見男丁。所謂“母憑子貴”。見薊國日益強盛,冠絕北地。薊王有問鼎天下之姿。生怕生了女兒的王妹烏蓮,不受待見。久而久之,遂成烏延最大心結。今劉備欲為長公主討要湯沐邑,烏延所生二公主,又豈能例外!

    心念至此,烏延這便頒下王命,將銅礦百裏之土,後世鷹手營子、壽王墳兩大礦區,皆劃歸為長公主劉萌的湯沐邑。

    采礦利潤,何止百倍。且不限時令,四季皆宜。

    因湯沐邑在燕山主峰之一,伏淩山東麓,劉備取名東淩邑。因“淩”與“靈”音近,故又被稱為:東靈邑。

    “伏淩山(霧靈山)甚高峻,嚴障寒深。陰崖積雪,凝冰夏結,故世人因以名山也。”

    首任東淩令。出人意表,劉備授予了與華大夫等人並稱“薊國四奇”的杜夔,杜公良。杜夔善鍾律,聰思過人,絲竹八音,靡所不能。

    事實上。時下一個“善鍾律”的樂師,必然精通於青銅鑄造。因為所有的編鍾,皆是青銅鑄就。想要準確掌控編鍾的音律,對鑄造技藝的掌握,尤其是火候、銅錫配比等,近乎苛求。杜夔自是其中翹楚。鑄造“音列四聲,七聲齊備,移宮換調”的國樂編鍾,皆得心應手。鑄造小小一枚錢幣,還不手到擒來。再說,此去不鑄幣,而是先把鑄幣所需銅礦,煉成赤銅錠,再運回臨鄉。鑄造成四出五銖,亦是後世口口相傳的“角錢”。

    先時,杜夔已受拜為薊國太學壇博士祭酒,傳授音律。今又為東淩令,深得薊王器重。這便擇日出發,領其弟子邵登、張泰、桑馥、陳頑等,並良工千人,乘機關船沿浭水入灅水,繞無終山,過石門峽,北上右北平郡俊靡縣。再尋路北上燕山,修路架橋,開山築城,為薊國長公主修造湯沐邑。

    “(灅水)出右北平俊靡,東南入庚(浭水)”,“浭水西至雍奴入海”。

    “阿爹,沒有田該怎麽辦?”

    “乖女兒,別怕。沒田不打緊,咱家有礦啊。”

    42737/2615975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