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25 除舊迎新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8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08

    馬駒兒受寵若驚:“回稟王上,一切皆好。”

    “母親何在?”

    “在看台售賣小食。”馬駒兒如實作答。

    “自食其力,甚好。”劉備笑道:“孤少時,亦和母親相依為命。你父遠在西涼,可曾知曉?”

    “恩師已告知。”馬超麵上無喜無悲。

    “作何打算?”馬超的執念,劉備又豈能不知。

    與演義上其父馬騰先受“衣帶詔”,因事敗露與眾子一同罹難,馬超得知父兄被曹操殺戮後,盡起西涼精兵伐曹,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事實上,馬騰之死的罪魁禍首,乃是馬超。

    建安十六年(211年)三月,曹操遣鍾繇、夏侯淵率軍出河東,欲經涼州攻漢中張魯。以馬超、韓遂為首的關西諸侯疑曹操乃行假道滅虢之計,實欲吞並涼州。於是聯合關中張橫、梁興、安定楊秋、河東侯選、程銀、李堪、馬玩、成宜等十部,共計十萬兵馬,起兵反曹。

    據《魏略》記載,馬超曾謂(韓)約:“……關東人不可複信也。今超棄父,以將軍為父,將軍亦當棄子,以超為子。”

    可見。在反叛前,馬超已預料到結果,並做出了最後的選擇。

    於是。建安十七年,五月。曹操將遷居鄴城的超父馬騰,二弟馬休,馬鐵等悉數斬殺,夷三族。

    馬超自建安十六年三月起兵,到來年五月便禍及全家,被夷三族。

    如此行事,劉備曾難以理解。然得知馬超身世後,卻有些理解了。馬超生母之所以早亡,與其父的嫌棄冷漠息息相關。加之馬超乃是混血羌人。三輔之地,又“羌胡”雜生,風俗亦相融相近。胡人皆貴少而賤老。怒則殺父兄,卻不害母親。馬超或也深受影響。

    當然,最大的原因是野心。為了西涼,不惜賠上一家性命。

    如今母親建在,恨無緣由。母子相依為命,生活無憂。再加上一眾好友整日相伴,學壇恩師諄諄善誘。心中的戾氣,應早已化為滿腔銳意了吧。至於傲氣,乃是天生。正如二弟關羽一般無二。無需去改。

    暗忖片刻,馬超昂首挺胸,擲地有聲:“大丈夫在世,當舉丈八之矛,立不世之功。以升王上之階,以得天下之名。那時,我父自當慕名而來。我必與母親,相迎十裏。”

    “有誌氣。”劉備欣然點頭,又諄諄善誘:“歲末將至,所謂‘辭舊迎新’。以今日奪冠揚名為契機,定要與過去做個了斷。明日之馬超,定要內外一新。”

    “馬超明白。”

    曆史上的錦馬超,生性薄涼,隻顧自己,罔顧他人。劉備本以為是天性使然。今日得見,許還有轉機。

    劉備借辭舊迎新,喻馬超洗心革麵,重新做人。便是對他最大的期許。

    少時練劍,公孫氏言道:“劍式都對,但氣勢不對。義無反顧和孤注一擲,是不同的。”

    劉備問道:“有何不同?”

    公孫氏答:“不同之處,在於信或不信。”

    劉備又問:“信如何,不信又如何?”

    公孫氏又答:“信,你的劍剛猛無匹,可斬神魔。不信,你的劍色內厲荏,終無一用。”

    少時懵懂,如今越發體會到公孫氏言之精妙。

    此話,對錦馬超亦適用。

    信或不信,或在於,愛與不愛。

    42737/2615976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