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6 後果前因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0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11

    當然,這是陛下最理想的設計。然時局崩壞之迅疾,已遠超陛下所料。關東、關西二賊,似有兩麵夾攻洛陽之勢。

    眼看亂局無法收拾,又當如何趨利避害?

    作為最善討賊的薊王劉備,陛下不得不啟用。於是在實際行動上,采取“兩害相權取其輕,兩利相權取其重”的戰略方針。

    所以,陛下決定將權重最輕的關西,交給劉備去平定。

    即便薊王平定關西,所獲得的淺薄利益,也不足以與陛下爭奪天下。畢竟,關西大地,已成雞肋。食之無味,棄之亦不太可惜。

    時下關西無論經濟、文化、政治,皆無法與關東相比。甚至涼州人氏,天生便被視為“次等國民”。凡涼州戶籍,皆不許內遷。就劉備所知,時下隻有“涼州三明”之一的張奐,獲許內遷,稱“弘農張奐”。成功脫離原籍,子孫得以在弘農郡華陰縣定居。其他諸如段熲,即便位列三公,關東士人依舊視作另類。不得已,便隻能阿附宦官王甫,以為進身之計。

    即便時局糜爛至此。將關西之亂,交由薊王劉備去平定,陛下亦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
    想參與關東平亂,攫取高額回報。薊王想都不要想了。

    劉備已不是曆史上那個依然白身的涿縣豪強。如今貴為薊王,天下知名。陛下又如何能讓他趁亂而起,再進一步!

    所以“明者因時而變,知者隨事而製。”若還等著陛下傳詔,想舉全國之力,一舉平定黃巾,豈非刻舟求劍?

    所謂前因後果。有前因必有後果,前事之因成後事之果。若前因皆不同,後果自也不同。自從劉備上疏討賊,卻石沉大海,音信全無。薊國諸位謀主,便已心知陛下所患。這便著手布局關西。

    正如陛下口諭。亂世之中,守一國之土。歌舞升平,燈紅酒綠。和親五十五國公主,坐享齊人之福。薊王樂得逍遙,朕亦睡得安穩。兩全其美,何樂而不為?

    為。一定為。

    薊王利落果敢,說幹就幹。

    夏,大旱。爵號皇後母為舞陽君。

    春末夏初,群峰吐蕊。

    五十五國公主,乘五十六輛婚車,出長安城,抵達河陽港城。河陽港,本是河陽渡,又名荊軻渡。北易水、中易水、南拒馬水在此交匯,水陸暢達。年前,範陽長管寧已命人擴建為港城。橫跨三水交匯河岸,設有碼頭、邸舍、倉城、船塢、水軍大營等諸多建築。兩岸設東西水砦,開南北二門。城內街衢縱橫,排建幹欄重樓,納民三千餘戶,五萬餘口。

    凡水砦、港城,皆屬南港治下。首任河陽長,乃是“崔琰三友”之一的公孫方。另一位“崔琰三友”之宋階,今為南廣陽港令。曆史上二人皆英年早逝,死於兵亂。如今已各自主政一方。便是變化因果。

    五十六艘畫鷁龍舟,張燈結彩,雕楹漆銅。船上鼓吹喧闐,喜氣洋洋。

    恭送五十六位西域公主及陪嫁人員登上畫鷁,明輪緩緩轉動,依次出港,在薊國水軍橫海纛的指引下,駛向南港。

    薊國迎親車隊,遂聞訊奔赴南港。

    42737/26226955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