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5 退居其次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16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36

    右丞口中“尚書令言”,必是指尚書令曹節,私下之言。

    見右丞將國事直言相告,辛評亦吐露心跡:“我等二人,既登黃金台,出仕薊國,便是認主王上。但有所需,右丞隻管吩咐,無需見外。”

    耿雍笑道:“如此甚好。二位屬吏,皆從各城抽掉。務必替諸王守好疆土。”

    辛氏二傑,皆足智多謀。能登六層,可見一斑。

    這便心領神會:“我等,定‘替諸王守好疆土’。”

    午後,三人又同赴紫淵六國館。麵見中山、河間二王。即拜郎中令一職。

    話說。六國結盟血書,劉備早已知曉。雖未明言,然事實勝於雄辯。今日領辛氏二傑前來,二王自當心知肚明。亦得心安。薊王遣二人代為理政,便有默許血盟之意。

    七國聯盟成矣。

    於是乎。右丞但有所求,二王必有所應。其樂融融,令辛氏二傑更加篤定。七國必有同盟。

    之所以先擇中山、河間二國,乃因二國與薊國接壤。境內黃巾賊寇,散亂無序,聚散無常。成員更是天南地北,五花八門。多以流寇為主,非張角嫡係死忠。且與薊國暗通曲款的郭祖,傳言亦在中山國附近遊蕩。

    二王隻出王命。官服印綬,諸如此類皆出薊國。

    待同車返回王都,左丞已為二人擇好府邸。再入王宮,拜為王宮謁者。

    謁者,秩四百石,職奉王命出使。

    雖已散朝,王傅、橫海中郎將、國相,薊都尹等人皆在。

    “黃巾大部,雖被困於廣宗,餘部仍廣布冀州。”耿雍開門見山:“二位此去,當先討賊,後安民。”

    王傅又叮囑道:“斥候來報。有大小黃巾賊,隱匿在中山、常山、趙郡、上黨、河內等郡,太行諸穀之中。人數不等,以青州黃巾渠帥張饒所部最多,或有三十餘萬。”

    辛評遂問:“青州黃巾為何北上冀州。”

    “本為馳援張角。被漢軍阻於大河。後趁黎陽營等數路駐軍馳援長社,乘機渡河,亂入渤海郡。亦曾攻掠我國。連敗數陣,死傷過萬。見事不可為,便領兵西去。欲與太行諸部合兵一處。反攻漢軍,解廣宗之圍。”黃忠答道。

    “今青州黃巾,所在何處?”辛評又問。

    “或屯兵於安平國內。”黃忠又答。

    安平國,夾在中山國與河間國之間。亦與薊國比鄰。

    辛評這便醒悟:“王上可是要斷青冀二州黃巾勾連,敗青州黃巾於安平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右丞耿雍笑讚:“仲治果然大才。”

    “卑下愧不敢當。”略作沉思,辛評又道:“黃巾雖雜,卻非烏合之眾。三十萬亂軍,絕非一戰之功。當徐徐圖之是其一。分化瓦解是其二也。若能收為己用,方為上計。”

    眾人聞言,相視一笑。

    右丞耿雍撫掌笑歎:“仲治之言,竟與主公不謀而合。主公來信曾言,若能收降三十萬青州賊眾,可編為‘青州兵’也。”

    自落座,便未置片語的辛毗,此時卻語出驚人:“主公若得三十萬精兵,何愁天下不定。”

    右丞耿雍欣然點頭:“辛氏二傑,果不其然。”

    42737/2701709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