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5 西羌兵諫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89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51

    奈何,隴右若平,劉備亦無理由滯留。

    正好可趁剿滅西羌之機,留守隴右。

    “申生在內死,重耳在外生。”便是亙古不變之又一真理。

    十月末。宋建領三十六部西羌反。以內附漢庭為名,入寇金城、隴西、武都三郡。

    據歸義、建威二城。攻占石城,兵圍白石、臨洮、羌道諸縣。三郡邊境,一時風聲鶴唳。軍情一日三報,十萬火急。劉備一邊上表朝廷,一邊整軍備戰。

    隴右隆冬將至,雪大封路。十月起兵,並非好時機。且此次羌亂,雷聲大,雨點小。羌渠來去如風,抄掠不及便呼嘯而去。絕不纏鬥,亦不停留。凡遇漢軍追剿,便退往三郡之外,蟄伏河川山穀之中。待漢軍兵退,又起兵入寇。如此反複。邊郡諸縣,不勝其煩。

    奈何聲勢浩大,朝廷再被震動。

    東羌三十六部,剛被薊王平定。又有西羌三十六部十萬兵馬。如之奈何。

    陛下問計群臣。皆說,再從關東調兵,乃舍近求遠。當令輔漢大將軍,薊王劉備繼續清剿西羌賊寇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。黃巾剛滅,群盜蜂起。帝國已無力西顧。

    陛下無奈。隻得詔命薊王平西羌之亂。待平二羌之亂後,再班師回朝,“共謀大業”。

    好一個“共謀大業”。

    劉備一聲暗歎。

    隴右確已不是帝國關注重點。關東才是生死命脈。

    自平定黃巾。朝野便有兩件大事,懸而未決:重開黨錮,與重立州牧。

    比起重起黨人,陛下更傾向於重立州牧。

    而劉備卻正好相反。比起重立州牧,劉備覺得重起黨人,才是當務之急。

    兩件事,皆牽扯極廣。非旦夕之功。想必,年前無可定論。

    亦有喜訊傳來。薊國稻收已畢。

    本季新糧,顆粒歸倉。薊太倉,果有五千萬石新穀入庫。趁水路通暢,將年前陳穀,調運冀州各地,賑濟災民。如此食陳積新,方能最大限度的確保糧食儲備。

    此舉,並非隻對冀州百姓。便是薊國百姓,亦是如此。家家建有倉樓,陳穀完好,並未黴變,更無異味。食之如常。陳積食新,亦可,並不強求。隻是農人惜糧,不舍食新穀而已。

    便是劉備所食軍糧,亦多陳穀。並無不同。

    大震關城,雲霞殿。

    幕府屬吏將校齊聚。

    幕府左丞荀攸言道:“三十六部羌渠,十二部氐酋,紛紛上書,欲從勞營調回族中青壯,守備老寨。”

    “勞營事關隴右大局,不可輕動。”劉備言道:“金城羌渠營寨,令護羌校尉分兵守護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“幼平。”劉備目光投來。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周泰自行出列。

    “去守隴西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“公明。”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徐晃亦出列。

    “守武都。”劉備遞上軍令。

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“二弟,三弟。”劉備又取軍令在手。

    “臣弟在!”

    “入漢陽大營,已備支援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關羽、張飛雙雙領命。

    “宣高。”

    “臣在!”統領西域聯軍的臧霸,亦出列。

    “守備各處勞營,切莫生亂。”劉備叮囑道。

    “遵命!”臧霸領命。

    “西羌之亂,勢如野火。諸君依令行事,不可大意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遵命!”

    42737/27434877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