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7 年終臘賜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3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58

    於是……啪、啪、啪。此處應有掌聲。

    千石及以上,“六珍六寶,六饈六饌”。六百石及以上,“四珍事寶,四饈四饌”。三百石及以上,“二珍二寶,二饈二饌”。二百石及以上,“一珍一寶,一饈一饌”。百石及以上,“珍饈各一”。

    產自劉備樓桑老宅的百果仙凍,百果蜂蜜,百畝新穀,還有後院大馬廄的寶馬良駒。尤其珍貴。

    果仙凍,薊國少師人手一盒。小蔡琰一人獨食過半,猶不足味。便寫信向王妃討要。王妃對小蔡琰亦甚是喜愛,遂親為其素手調製數盒。引得埋頭篆刻雕版的蔡邕,亦親自上朝拜謝。蔡邕手創飛白書,書盡大漢風骨。其手書字帖,亦被薊王珍藏,還留下隨意觀帖的美譚。鍾繇等皆是書法名家。雕版刻印之字,多出二人之手。為天下士人所深慕。“薊書”亦緊跟“薊茶”之後,成為天下名產。

    “版費”一詞,隨之出現。

    簡而言之。雕版印刷的書籍作者,可獲得一筆不菲的資金。由左伯皮紙刊印成冊的經史子集,早已風靡薊國太學壇。紙張的妙處,非親用而不可知也。

    大震關,東西十裏懸樓列肆。車水馬龍,行人如織。懸樓內百業興盛,往來商旅如何能想到,一條羊腸險徑,竟被薊王鑿出如此繁華盛景。又聚攏十餘萬民眾。隴阪之上,重樓高懸,堆光如晝。西官、東官皆居於此。隴右名流齊聚。便是涼州刺史府屬吏,亦多遷來。隴山橫斷東西,區分華夷。如今卻漢胡羌氐,共處一關。如何還能區分。

    “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;雙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”

    三五少年,勾肩搭背,相伴而行。若不轉身,如何能辨認漢胡羌氐。

    又何必再生分。

    北地,魯陽山。

    “山賊來了——”不知誰一聲尖叫,逃難隊伍一哄而散。

    見同行人等皆丟下老弱,隻身逃亡。便有一轆車上老嫗,附身言道:“我兒速走。”

    “母親且安坐。”便有一少年書生,手持一把蒲草,仰麵笑答。

    “我已年邁,時日無多,死不足惜。我兒飽讀詩書,胸懷大誌。當存有用之身,為國為民。豈能因我所累,死於亂賊刀下。”母親苦勸。

    少年卻自顧用蒲草纏裹獨輪,如此母親便不覺顛簸。

    不等母親催促,賊人已至。

    “嘿!還有個書生。”殺盡逃亡之人,便有宿賊揮刀逼近。

    少年起身攔在轆車之前。肅容行禮:“母親年邁,亦無餘財。殺我一人足矣,請壯士放過老母。”

    “嘶——”見他全然無懼,出口成章。宿賊惱羞成怒,揮刀劈下:“書生大膽!”

    少年引頸受戮。

    眼看利刃割頸,宿賊猛然收刀。

    “大哥切莫動手。”身後宿賊亦紛紛叫嚷:“此乃孝子,殺之不義!”

    “你當真不怕死。”賊酋逼問。

    “怕。”書生緩緩睜眼。

    宿賊側臉看了眼轆車上早已淚流滿麵的老嫗,心中一軟。

    “去吧!”

    少年緩緩後退,推轆車而去。

    “少年留名。”身後賊酋忽問。

    “溫縣司馬芝。”

    42737/2758221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