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89 未改初心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5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6:59

    “無怪出山羌氐,樂不思歸。寧願舉家擠進勞營,亦不願返回老寨安居。”盧氏歎道。將心比心,人皆一樣,向往高處。

    “漢人善奇技淫巧,蠱惑人心。”許女言道。

    盧氏搖頭一笑:“就事論事,漢人確有諸多高明之處。我等望塵莫及。”

    “切莫被漢人器物蒙蔽心智。”許女小聲叮囑:“更莫忘了,你我為何而來。”

    “自為以身相試。”盧氏嫵媚一笑。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    隴山,陳倉狹道。

    大雪紛飛,滴水成冰。一支幕府車隊,正行駛在隴山之中。

    陳倉狹道,又稱渭水狹道,乃指陳倉以西、漢陽以東,渭河流域的狹長古道。即從陳倉沿渭河南岸西行,到燔史關,渡枝津(東岔河)直通隴縣。此段道路,水陸並用,因水道數段狹窄,兩岸山崖險峻,通行欠佳。前漢時,尚能勉強通行,兩漢之交,因戰亂廢棄。時下商隊皆走大震關,狹道久已無人問津。

    隊伍先向東而行。出東口驛,途徑陳倉城,又折向西,重回隴山。如此曲折,劉備便是要重走陳倉狹道。順便到麥積山田獵祭祖。春搜、夏苗、秋獮、冬狩。古代國君四時而獵,以布武於天下。

    若非刻意繞行。當徑直向西,由分水驛,入秦亭,經隴縣直達麥積山,乃最快捷路線。足可縮短二百六十五裏。

    “主公,前麵便是‘燔史關’。”便有繡衣吏飛馬來報。

    “關墟宿營。”見天色已晚,劉備遂傳令宿營。

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宿營地,位於陳倉狹道西端。此處地勢開闊,山勢較緩。聽引路的山中獵戶言道,經此處,南行可達麥積山,往西可至漢陽。秦時,稱此地為“燔史關”。

    時下秦關已廢。隻有山中獵戶聚落而居。見大隊人馬,裏魁急忙出迎。得知乃薊王冬狩儀仗,不敢怠慢。欲恭迎入村落,卻被薊王婉拒。又送上米糧臘肉,便在河邊宿營。破冰取水,未曾擾民。

    營房馬車,互相拚組成一座座移動營房。還有禦敵馬車,圈建壁壘、砦門、箭樓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不多時,一座功能齊備的小型營地,便在冰風溪穀旁,憑空豎起。

    大營將校,幕府屬吏,皆隨行在列。斷不可放鬆警惕。

    壁爐內“炭火”如炙。與“碳火”熊熊的湯池鍋爐,最大不同,便是無煙無焰。

    此亦是木炭與石炭的區別。然石炭火烈。冶煉、燒湯,皆比木炭事半而功倍。

    關羽、張飛、周泰、徐晃,各領麾下出營狩獵。不多時便滿載而歸。

    典韋領白毦精卒,守護大營,寸步不離。見眾校回營,這便咧嘴一笑。正吮著鹿角血的周泰,便將另隻鹿角隨手擲出。疾如火線流星,直射麵門。卻被典韋穩穩接住,塞進嘴裏。

    周典並進。周泰與典韋,自然私交極好。

    中軍大帳前空地,已架起篝火。將野味洗淨拔毛,架在火上炙烤,諸如此類,無需親力親為。軍中庖人,頭戴巾幘,汲水、飲煮、劈柴、杵臼、洗滌,分工明確。宰殺、洗滌、切割、烤炙、各盡其職。

    不多時,已香飄溪穀營地。

    42737/27594942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