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14 難兄難弟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54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06

    後稱兄弟皆賢為“難兄難弟”或“元方季方”。

    陳忠亦少年英才。入學薊國太學壇,拜在大儒崔寔門下,習治政之術。

    大儒陳寔二子陳政、三子陳洽、五子陳信、六子陳光,緊隨二位兄弟,亦紛紛出仕薊國。

    “太丘六子”同殿為臣。轟動海內。

    之所以,六子同出。正因身受黨錮所累。須知,便是六子陳光,亦是順帝陽嘉四年(135年)生人。今已年近半百。若不出仕,此生再無機會。重開黨錮,風傳許久。卻難施行。天下士人早已失望。今薊國如日初升,能三興大漢者,唯有薊王。幾成海內共識。

    又何須多此一舉,押寶別家。

    薊國多“少年長吏”。數位“老臣入朝”,亦可做艙石持重。且六人各已有子。陳政之子陳佑,字景叔,亦是良才。也已入太學壇,拜在大儒劉寵門下。還有陳唐、陳談、陳締。皆德行出眾,才華亦足可為一城之長。

    天下皆知,薊王尤重才德。薊國行高薪養廉,便是三百石城長,亦需德才兼備而不可任。有才無德,為禍更烈。

    陳家三代皆遷入薊國。英才輩出,將為薊王所用。如何能不令天下驚歎。

    所謂“一著不慎,滿盤皆輸”。若以“天下大局”視之。陳寔以滿門押注薊國,必有十足勝算。

    天下士人,聞風而動。

    此時還不登薊王之車,更待何時。

    薊國太學壇,後院精舍。

    慈視正用心練字的愛女蔡琰,蔡邕有感而發:“陳太丘雖有六子。然我有一女,足矣。”

    夫人聽聞,不禁嗔道:“可是想納妾?”

    蔡邕一愣:“夫人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“‘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’。若想生子,何不納妾?”夫人試言。

    蔡邕搖頭道:“夫人多慮了。為夫並無此意。”

    見夫人猶不信,蔡邕這才說道:”琰兒機敏聰慧,深得王太妃,王妃疼愛。日後落落初成,必入薊王家門。故為夫才有此歎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如此?”夫人笑問。

    “正當如此。”蔡邕亦笑。

    樓桑演武場。

    “張大哥!”聽聞張郃應募入伍,馬駒兒等人,急忙趕來相見。

    “各位賢弟。”一身戎裝的張郃,這便抱拳。

    “先前早已說好,我等兄弟共進退。大哥何其急也?”馬超問道。

    “王命自出隴右。王傅奉命興兵,討黑山群賊。今又得五縣,恐人手不足,故來應募。”張郃笑答。

    “大哥年不足十五。如何上陣殺敵。”潘獐兒亦勸。

    “王上少年成名。薊國少年長吏何其多也。又豈,少我一人。”張郃豪氣自生。

    正說著,忽聽頭上有人喚道:“你便是張郃?”

    仰頭一看。馬上少年英豪,正是年方十八的薊王四弟,太史慈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張郃等人急忙行禮。

    “我還缺一隊率。可願同行?”太史慈笑問。

    “求之不得!”張郃仰麵答道。

    “且隨我來吧。”太史慈這便撥轉馬頭。

    “諸位賢弟,為兄去也。”張郃跨馬追去。

    “大哥保重。”馬超等人躬身相送。

    42737/43390350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