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24 大器免成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75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09

    目睹夥伴慘死。張燕無助的抱成一團。不覺竟咬破下唇,乃至滿嘴流血。

    恐懼。擊垮心誌的無比恐懼,如潮水般襲來,籠罩全身。雖死裏逃生,然麵對如神一般的薊國王傅,“剽捍捷速過人”,號稱飛燕的張燕,徹底崩潰了。

    不知過了多久。蹄聲與慘叫,皆不可聞。麵前河水猩紅如血,腥味刺鼻。

    張燕試著起身。舉目四顧,正與一人四目相對。心頭一顫,正欲閉目等死。

    不料那人已先行出聲:“渠帥。”

    張燕試著睜眼看去,正是僥幸逃生的於毒。

    “於別帥。”張燕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,急忙上前相見。

    “該當如何。”張燕急問。

    “為今之計,當遠走朝歌。先前,我已命人在鹿場山蒼岩穀中,立起營地。太行八徑,軍都、蒲陰、飛狐、井陘,此四徑,已不可守也。”於毒言道。

    “北太行四陘,近薊國。斷不可久持。然各部敗兵皆奔走井陘,又該如何。”所謂抱團群暖。張燕與於毒,可謂難兄難弟。

    “今見王傅黃忠,方知薊國之強,無可與敵。此來,必有萬全之策。且除去王傅所部,薊國六校皆不見蹤跡。想必,此時北太行各處山寨,皆已失守。薊國慣掠人家小……”於毒想著營中堆積如山的糧秣銅錢,還有美人如玉。一陣剜心之痛。然與性命相比,金銀美色,終歸是身外之物。當棄則棄!

    “也罷。沿途收攏殘兵,南下朝歌。”張燕當機立斷。

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忽聽蹄響,二人如驚弓之鳥,相伴竄逃不提。

    晉《述記征》載:太行山首始於河內,自河內北至幽州,凡百嶺,連亙十二州之界。有八陘:第一曰軹關陘,今屬河南府濟源縣,在縣西十一裏;第二太行陘,第三白陘,此兩陘今在河內;第四滏口陘,對鄴西;第五井陘;第六飛狐陘,一名望都關;第七蒲陰陘,此三陘在中山;第八軍都陘,在幽州。

    北四陘與薊國鄰近。正如於毒所說,薊王慣抄人家小。此時,薊國四校已攻入太行山穀,盡掠黑山老弱輜重。又將山寨付之一炬。

    楊氏縣,東門城頭。

    坐視青州兵,一路吆五喝六,押解黑山降兵入牢營。黃忠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青州兵亦出黃巾。本與黑山同源。然投效薊國後,轉眼便自覺高出一頭。對曾經賊伴,不假辭色。更打心底鄙視。

    此種心理上的乾坤倒轉,陣營劇變,可稱之為“人性使然”。

    拋開族類不談。為在新主麵前,站穩腳跟。勢必要以舊友之血,洗清往日瓜葛。與“舊我”一刀兩斷。此舉,亦稱投名狀。

    所以,青州兵對黑山賊,隻有發自肺腑的憎恨,全無一絲憐憫可言。

    “稟將軍,樓內屍身皆已辨認。大小頭目三十九人,皆有名號。乃出黑山賊酋。”黃敘來報:“此戰大捷。”

    黃忠笑道:“梟首裝匣,待子義回營,再細算功勞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右丞賈詡還心憂王傅久疏戰陣,恐輕敵冒進。豈料張燕初登大位,一心揚名服眾。不甘心不戰而逃,據城而守,又將黑山頭目盡數聚攏身側。為其搖旗呐喊。

    被勇冠三軍的王傅,先登屠滅。除去在城頭指揮戰鬥的於毒等人,僥幸逃脫。餘下賊酋,皆死於黃忠無雙刀箭之下。

    王傅出師大捷,一人殺群寇。成為天下美譚。

    所謂“有物渾成”。

    右丞端是多慮了。

    42737/43280320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