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44 首尾難顧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576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16

    圍城羌騎悉知,倉惶而退。連天加夜,馳援老寨。又接連遇伏,人馬折損無數。不等返鄉,便半道折戟,主帥為流失所殺,殘兵一哄而散。

    危急關頭。熱鍋螞蟻般亂竄的三十五部渠帥,便又聚攏到宋建大營。問計破敵之策。

    中軍大帳。

    宋建環視眾人,居高下問:“情況如何?”

    “西域聯軍與護羌校尉部,兵出數路,攻入河湟老寨。家中老小,無數牛羊,皆被掠走。又一把火,燒盡老寨。斥候已去看過,當真瓦礫無存,雞犬不留。嗚嗚嗚……”便有豪帥泣聲答道。

    “此必是薊國謀主之計也。”宋建一聲長歎:“薊王慣掠人家小。我等還是大意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家小何在?”便有新到豪帥,雙目紅腫,掀簾入帳。

    “皆被重兵驅策,遷往西傾山中。”又有豪帥涕淚橫流:“追之不及也!”

    “鍾羌與薊王結親,自當甘為驅策。”在座有人恨聲道:“我族敗類!”

    “為今之計,又當如何。”再有人急聲逼問。

    帳內眾人,皆看向宋建。與宋建一碰,又各自移開。內心之倉惶無助,窺一斑而知全豹。

    “薊王隻取罪魁禍首,天下皆知。”宋建目視眾人:“諸位可敢破釜沉舟,背水一戰?”

    “家小被扣為質,如何敢戰。”眾人垂淚。

    “可否與我一走了之。”宋建再問。

    “背腹受敵,走投無路。”眾皆哭訴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宋建一聲長歎:“戰不能戰,逃不能逃。如此,便將我五花大綁,同上隴山,負荊請罪。”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眾豪帥互相看過,遂咬牙下拜:“謝將軍……舍命相救!”

    “且收攏部族,各自罷兵回營。切勿惹惱薊王,悔之晚矣。”任務達成,宋建不由暗出一口濁氣。

    “喏!”大小渠帥,掩麵逃竄。收攏部族,暫居沿途幕府軍營,日夜煎熬不提。

    至此,無雙連環,或可宣告完結。

    亦未,可知也。

    所謂“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”。然三十六部雜羌兵諫,卻來得快,退更快。

    雖不過是“癬疥之疾”,卻也是“肘腋之患”。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薊國謀主,巧設連環。假意示弱,誘敵深入。奇兵盡出,一戰而勝。便是所謂“賣了個破綻”。連環計的精髓亦在於此。不到最後,不知勝負。更窺不破戰局也。

    數日後。宋建領三十五部雜羌,同登大震關首,負荊請罪。

    沿途民眾,冷眼旁觀,怒目而視,物傷其類,心有戚戚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待薊王親出,為宋建披衣鬆綁,言道:“校尉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便在眾渠帥滿頭霧水之際,宋建躬身答道:“臣,幸不辱命。”

    此話不啻五雷轟頂。

    眾渠帥這才幡然醒悟。從此再不敢言反。

    不費吹灰之力,蕩平雜羌。隴右從此,再無人敢謀薊王之逆。

    因無人知曉。薊國謀主是否仍有奇謀,伏於身側。

    隴右大捷,消失傳到洛陽。滿朝文武,彈冠相慶。

    《漢書·王吉傳》: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‘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’,言其取舍也。”

    時下,彈冠相慶乃十足之褒義。

    此,亦是時代之風貌。

    42737/43142114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