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72 喜訊頻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56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26

    陛下崩後,才是大亂之始。

    亂而無損,陛下的靈帝名號,可謂實至名歸。

    試想。四載之後,羌人、氐人、盧水諸胡,皆已入籍。隴右遂成鐵板一塊。那時,即便董卓僥幸得勢,還敢火燒洛陽,脅文武百官遷都長安否?

    本來。劉備對局勢的掌控,還算頗有信心。奈何自甘寧百騎踏營後,劉備忽生警醒。許多左右曆史進程的人物和事件,恐難更改。即便時局已麵目全非,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。

    若如此,劉備對董卓的人生軌跡,絕對不可掉以輕心。

    此話,對孟德亦適用。

    侍醫終於確診。慧妃與一眾夫人、禦姬等,皆有身孕。遠在幽州的薊王宮女衛,返回後亦多受孕。喜訊頻傳,王太妃終於安心。擇祭日,親赴樓桑祖廟,獻四時祭品,告慰列祖列宗。

    對於薊王劉備開拓海外津港的深層目的,薊國上下官吏皆有不同見解。在幾位謀主看來,王上乃未雨綢繆。正如世家大族子弟,擇不同勢力出仕。如諸葛三兄弟,“蜀得一龍,吳得一虎,魏得一狗”。便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術。

    俗語謂,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。

    薊王辟海外津港,讓諸子拓海外領土,亦是辟禍之術。

    事實上,劉備如何著想,並不足為外人道哉。

    時至今日。普天之下,能掣肘於他者,唯陛下一人耳。除陛下之外,於公於私,於己於人,劉備並無虧欠。

    洛陽,長秋宮。

    何後獨坐簾後。與大將軍何進、河南尹何苗,相對無言。

    許久,何後一聲歎息,終是出聲:“陛下解雲台之禁,遷竇太後永安宮。大將軍可知背後深意。”

    何進幕府,人才濟濟。如何能不知:“皇後,當早做打算。”

    “大將軍何不明言?”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低聲言道:“陛下欲效古法,立貴子為帝。乃取‘子憑母貴’。何不遣人送一杯鴆酒,送王美人歸西。如此,萬事大吉。無貴母,何來貴子。”

    “二兄以為如何?”何後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何苗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但說無妨。”

    “王美人雖出身官宦之家,然家道中落,人丁不旺。唯有一兄,亦是謙謙君子,手無縛雞之力。若王美人因皇後而死,必惹人憐惜是其一。時人頗有微詞,詆毀皇後善妒,太過強勢非社稷之福乃其二也。其三……”

    “說。”何後話音一揚。

    “前朝宮中多見鴆毒之害。更有大將軍梁冀毒殺少帝。陛下所患,便是外戚強勢專權。若皇後鴆殺王美人,必為陛下所忌。那時,陛下一怒廢後,得不償失乃其三也。”

    “二兄出口成章,拜何人所賜?”何後自簾後發問。

    “咳咳……”何苗訕笑道:“乃驃騎將軍府長史張遜,不吝賜教。”

    “河南尹如何能聽董重家臣,胡言亂語。”大將軍回身斥道。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何後卻搖頭:”張遜此人,與薊王家臣交厚。此語或非董氏所言。而是右丞賈詡托言相告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與薊王何幹?”何苗亦滿頭霧水。

    “薊王所患,便是禍起蕭牆之內。”想著那晚,二人在孤舟上交心之言。何後這便言道:“切勿輕動,靜觀其變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何進、何苗齊齊抱拳。

    42737/42911344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