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79 百廢初興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28

    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諸如陳蕃、李膺此類,高士名臣輩出,正因植根大漢這片沃土。故後世“文人”與時下“士人”,絕不可等量齊觀。

    “出西陽門(雍門)外四裏禦道南,有洛陽大市,周回八裏。市東南有皇女台,漢大將軍梁冀所造,猶高五丈餘。西北有土山魚池,亦冀之所造。即《漢書》所謂‘采土築山,十裏九阪,以象二崤’者。”

    長水校尉袁術,領兵驅盡菟園內流民。鉤盾令宋典、掖庭令畢嵐,遂引洛陽良工入駐。比照舊時樣式,重建菟園。

    昔日陛下想在洛陽近郊大興土木,遭群臣反對。不得已,隻得縮小規模。如今大亂初平,陛下又重修菟園。關鍵是,群臣竟無人反對。於是洛陽城中謠言紛飛。

    待從內宮中傳出,陛下欲將重建後的菟園賞賜薊王。時人這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薊王南征北戰,為帝國多立大功。並土為國皆不在話下,更何況賞賜一座私園。

    梁冀金山的盜洞早被曹操等人掩埋,自無人知曉。至於梁冀金山的下落,更隻有寥寥數人得知。園中地基皆在,原地重修,易耳。

    右丞賈詡,亦多募薊國巧匠入園,所需材料皆在洛陽市中購買,不惜工本,進度極快。

    荒廢的花草樹木,亦被匠人小心打理。廢園舊貌換新顏,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除去十裏九阪,溪水潺潺,為天然邊界。賈詡又命工匠版築夯土,圍以垣牆。牆上建角樓飛閣,置馬麵虎落。又設東西二門,上建譙樓,置內外閘門吊橋。乃成一座易守難攻的城邑。

    園內倚山勢,建有塢堡、馬廄、城倉、草料場、兵營等,各式建築。亭台樓閣,更是鱗次櫛比。甚至還仿照陛下西園,設有列肆、客舍、酒壚、湯池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“采土築山,十裏九阪,以象二崤。”

    二崤,便是崤山。因崤山分為東崤、西崤,故稱。乃是秦嶺東段支脈。為西南、東北走向。

    既“以象二崤”,顯然菟園中所建崤山,亦是此走向。“十裏九阪”則道出了此園,對角線的長度。參考《洛陽伽藍記》的描述,及時人盡知的“勾三股四玄五”。可知,梁冀菟園,橫長八裏,豎長六裏。麵積頗廣。

    說句戲言,劉備建城都夠了。

    聳立在園中崤山之巔的薊王塢堡,正置於梁冀銷金窟的正上方。其用心,不言而喻。守護梁冀金山之秘是其一。暗通銷金窟的地下水道,危急關頭,當有大用。亦符合薊王向來有備而無患也。

    聽聞薊王在園中仿照西園,大興土木。建邸舍、列肆、亭台樓閣等,陛下會心一笑。

    若把陛下比秦王。劉備便是仿王翦“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”。以示別無野心。

    換言之。劉備越貪慕享樂,聲色犬馬,美人如玉,陛下越安心。

    誠然,正如“無野心而有所求。”劉備亦不能就此馬放南山,從此不問政事。還需表現出足夠的克製及清醒,已被隨時為陛下所用。

    “廉頗老矣,尚能飯否?”

    有用,才是為臣之道。

    42737/42884869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