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96 三方推演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1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34

    眾臣紛紛回禮:“言盡也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煩請尚書令逐一清點。”劉備笑道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尚書令曹節,這便親手清點朝芴。並一字排開。

    “一方三十五條,二方三十五條。雙方戰和。”曹節話音未落,殿內群臣亦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陛下一語中的:“利弊各半。”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急忙問道:“敢問薊王,當如何決斷。”

    劉備衝陛下再行一禮:“雙方戰和,當請陛下聖裁。”

    陛下獨自喜上眉梢,旁人自然看不見。除非大典,通常陛下也無需佩戴冕冠(服)。憶起擊鞠時的神之操盤,陛下朗聲開口:“再議!”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方,各個眉飛色舞。然宗正劉焉方,也不氣餒。今日不過打平。當苦思冥想,來日再扳一局。

    薊王此“利益量化法”,比起上來便吵成一團,實在是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勝負一目了然。雙方偃旗息鼓,摩拳擦掌,已備來日再戰。

    下朝後,尚書令趕來相問:“敢問王上,何以知之,‘雙方戰和’?”

    劉備語出深意:“《書》曰:‘樹德務滋,除惡務本’。世間恒理也!”

    尚書令曹節,默記於心,這便趕回複命不提。

    所謂“文無第一”。又所謂“見仁見智”。一個道理,“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”。換言之,同樣一件事情,站在對立雙方,皆能說出完全相反的道理來。上下五千年,永遠繞不開這個“圈”。

    尤其類似這般。合眾人之力,一較長短。雖一人詞窮,然眾人言無盡。

    所以十有八九,皆是平局。便是所謂“文無第一”。

    陛下當如何決斷?

    且看陛下何所求。

    若陛下以天下萬民計,當重開州牧,剿匪安民。若陛下以漢家江山國祚計,當禁開州牧,重用刺史。若陛下以自身私利計,便如此這般,無所作為。美其名曰:從長計議。

    陛下將國家,眾家、自家,分得很清。眾家之事,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。於國有利,於我不利,亦不可為。

    所謂“朕富有四海”。在陛下看來,不過是一句空話耳。不信也罷。

    正因深知陛下秉性。於是薊王才設下此謀。宗正劉焉背後,皆是漢室宗親。大將軍何進背後,皆世家豪右。薊王向來以天下為己任,又豈能厚此薄彼,區別對待。

    且以長遠看。重開州牧,雖能快速撥亂反正,卻埋下了諸侯爭霸的禍根。諸侯合縱連橫,互相攻殺。白骨露於野,千裏無雞鳴。為禍更烈。

    換言之,薊王其實是傾向於禁開州牧的。

    交由陛下決斷,換來“從長計議”。亦符合薊王利益。時下西域、隴右屯田初興。薊國新得數縣,仍需深入圩田。東西皆需時間。

    假以時日。待西域、隴右、塞北,連成一體。何愁天下不定。

    換言之,陛下“拖字訣”,亦是薊王所想。

    初次朝議,完美過關。劉備亦不禁長出一口氣。

    這便打道回府。

    42737/42787736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