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00 永安上壽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82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35

    得薊王獻禮。尤其是千斤金粉,永安宮金碧輝煌,越發貴氣盈門。擇吉日,陛下遷嫡母竇太後於永安宮。喬遷之喜,劉備亦送上厚禮為賀。所謂禮多人不怪。薊王與竇氏、何氏皆結姻親。自不可厚此薄彼。何後母舞陽君處,劉備亦送去厚禮一份。

    十月一日,乃竇太後壽辰。陛下將攜百官,前往永安宮,為嫡母竇太後祝壽。並親獻壽禮。此乃朝中大事。百官皆列席,便是薊王亦不例外。

    嫡母竇太後,乃陛下立儲風向標。善待嫡母,或是為貴子繼位鋪路。亦未可知。

    兩位王子皆庶出。子以母貴。二皇子出身較好,便是所謂的貴子。

    洛陽貴胄已出流言。為嫡母竇太後賀壽時,陛下便會問計群臣,立儲之事。究竟立長還是立貴,十月一日竇太後壽宴,便見分曉。

    一時間,洛陽城內暗流湧動。

    各方勢力,各色人等,你方唱罷我登場,拉幫結派,互通有無。搶占最後一絲勝機。

    薊王位高權重。自也是各方拉攏的重中之重。然薊王卻整日與一眾好友,遊獵賽馬,早出晚歸。尋師訪友,不問政事。無奈,隻好派人整日守在殖貨裏道。但見薊王車駕回府,便飛馳來報。

    奈何,請帖還未送到,薊王又出。如之奈何。

    日月如梭,白駒過隙。轉眼,初冬將至。

    函園九阪塢,已造三座。阪下十八衢,亦頗見規模。任憑濁浪滔天,薊王巋然不動。

    卑不謀尊。

    裹挾入天家立儲之爭。古往今來,難得善終。

    且在劉備看來,陛下還有數年陽壽,此時談立儲,時候尚早。嫡母皇太後的壽禮,劉備亦命人妥善準備。乃昆岡美玉組飾一套。工藝精湛,用料上乘。價值自也不菲。

    類似陛下出席,百官參與的盛大典禮。賀禮亦不可逾製。不僅不能貴過陛下,亦不能超出百官甚多。問過負責大典的宗正署,劉備才敲定了最後的獻禮。

    十月朔,陛下率群臣朝於永安宮,親饋上壽。

    今年早冬。昨夜竟飄雪。醒來,地麵鋪滿一層冰粒,洛陽城如罩輕紗。

    劉備攜二妃登車,前往永安宮,出席竇太後壽典。

    “凡言為壽,謂進爵於尊者,而獻無疆之壽。”

    此乃年內為數不多的大典。朝中出席百官,一大早,便乘車趕往永安宮。按照品秩,列隊上東門禦道前。先呈禮單,待宗正屬吏高聲唱喝官諱,再逐次入宮叩見太後。禮畢,引入偏殿等候。待大宴開啟,再列隊入主殿。陛下親饋上壽,百官同出賀詞,行叩拜大禮。

    而後依次落座,宴會開始。

    正因儀軌隆重,耗時頗多。且百官中諸如大將軍、三公九卿等朝中重臣,皆要依次覲見竇太後。說是午宴,往往便成夜宴。二側偏殿內,糕餅小食足量供應,自然是早入早安。

    遠比寒風中苦等在宮門外,強過百倍。

    遙見薊王車駕,寒風中守候多時的小黃門,急忙入宮通稟。便有宗正劉焉親出,將薊王及二妃迎入宮門。

    42737/42761264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