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7 同軌畢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65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41

    ‘加黃鉞’三字一出,滿朝文武無不屏氣。謂“黃鉞”者,是以黃金為飾之斧鉞。為帝王所專用,或特賜給“專主征伐”之重臣。《書·牧誓》:“(周武王)左杖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    陛下又道:“宗正且替朕傳語薊王:隴右一地,流徙羌氐數百萬眾,還需薊王坐鎮。宜速歸。”

    “臣,遵命。”劉焉領命。

    “盧尚書。”陛下又道。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盧植起身奏對。

    “替朕送行薊王。”

    “臣,遵命。”

    朝會初開。重頭戲便是薊王與大將軍鬥法。薊王深居簡出,稱病不朝。百官之中,亦無一人替他進言。做足了孤臣之姿。反觀大將軍何進,人多口雜,氣焰滔滔,咄咄逼人,反惹人生厭。王美人喪期納妾,枉為人臣。還死咬不放,不肯善罷甘休。

    若細究起來,大將軍夷三族矣。

    果然屠戶出身,不知進退。

    今日之後。陛下袒護薊王之心,朝野盡知也。

    罷朝後。盧尚書當麵,不時有經停百官,攔路行禮。驃騎將軍董重,更是喜氣洋洋。驅車奔赴東郭,先趕來與劉備相見。

    賓主落座。

    董重言道:“玄德此番,當早去早回。朝中大將軍一係人馬,隻手遮天。便是尚書令曹節亦不敢與爭。普天之下,能與之相敵者,唯玄德一人耳。”

    劉備笑言:“董驃騎亦是外戚,何懼大將軍。”

    “隻恨孤掌難鳴。”董重歎道:“洛陽八關皆握在大將軍之手。萬一,朝中生變,鞭長莫及也。”

    董重所慮,劉備焉能不知。不過算起來,陛下應還有數年陽壽。大將軍一時半刻,當不敢輕動。

    今,黃巾初平,百廢待興。關東大地,休養生息。若無諸侯之亂,不出數年,當可漸複元氣。隻怕諸侯並起,互相征伐,重蹈漢末覆轍。

    話說劉備少年魂歸,布局二十載。想必,當不至於此。

    卻也不可不防。正如史上,竇太後思母早亡。董太後亦因“董重被何進圍剿,自刎於後堂”,憂懼而死。

    換言之,唯有先保住董重身家性命,方能為董太後續命。無論朝中、宮中,當不可讓何氏一門獨大。

    劉備言道:“函陵頗為宜居。陵邑乃仿薊國城池督造。水洗水暖齊備。又有幕府雄兵拱衛。董驃騎何不在園中置一別院。將府中家小,盡數遷入。”

    董重大喜之下,拍案而起。自覺忘形,又急忙近前行禮:“玄德且受董某一拜!”

    “你我恩若兄弟,何必如此見外。”劉備笑著扶起。

    函園距雍門不過五裏之遙。乃西郭繁華之地。舉家遷入函陵,既坐享繁華,又安全無憂。

    何止董重。劉備又將恩師府邸亦遷入園中。曹操不請自來,袁術、曹衝、趙延、乃至侍禦史桓典,執金吾王斌等人,亦舉家搬入。

    大將軍豢養死士,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此事,自有左丞荀攸一力承擔。立冬前後,薊國千裏水稻開鐮。劉備歸心似箭。

    與恩師及一眾好友辭行。

    攜眾側妃,擇吉日,車駕出府,奔赴薊國。、

    一別經年,身不由己。今日得歸,不啻魚遊大海。

    百無禁忌,何其爽利。

    42737/42668191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