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1 博士披香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42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42

    諸如王傅黃忠,與左右國相,皆是民爵二十等“關內侯”,授田九十五頃,得九十五宅。

    一言蔽之。薊國的田地和宅地,皆與民爵相呼應。土地、宅邸並非能隨意買賣。尤其“低爵不能上買”。

    王子祭酒之上,還有薊國四少師坐鎮。王子館的規製,顯然要高於太學壇。

    薊國九令五尹,人選呼之欲出,已在路上。薊國四少師,即將轉去王子館。於是,薊王準備將太學壇主官,提升為二千石俸。位在博士祭酒之上。或可仿效各校“館長”,另設“太學令”一職。

    薊王心有所思,身有所動。這便問計入東宮授業之蔡少師。

    蔡邕發明雕版印刷,“薊書”亦成薊國名產之一。如今,左伯紙產量大增,薊國已全麵進入紙質書寫時代。如廁暖水衝洗,從不用紙。

    聽完薊王所言,蔡邕笑答:“王上所言極是。太學之令,當食俸二千石。稱‘太學令’或太過直白。何不稱‘上庠令’?”

    蔡少師乃大才。劉備虛心求問:“敢問少師,何為上庠(  xiáng)令?”

    “太學古而有之。周時曾設五太學:東為東序,西為瞽宗,南為成均,北為上庠,中為辟雍。我國在北,當以‘上庠’名之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,便又問道:“首任上庠令,蔡少師心中可有合適之選?”

    薊王行事雷厲風行。蔡邕亦不做敷衍,這便答道:“老臣倒是可向王上,舉薦一人。”

    “少師且說來。”劉備大喜。

    “高密鄭康成。”蔡邕答曰。

    劉備幡然醒悟:“可是北海鄭公!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蔡邕笑答。

    鄭玄,字康成。北海高密人。漢末經學大師。曾入太學攻《京氏易》、《公羊春秋》及《三統曆》、《九章算術》,又從張恭祖學《古文尚書》、《周禮》及《左傳》等,後從大儒馬融學古文經。遊學歸裏後,客耕東萊,聚徒授課,弟子達數千人,家貧好學,終為大儒。黨錮禍起,遭禁錮。杜門注疏,潛心著述。

    鄭玄治學,以古文經學為主,兼采今文經學。遍注儒家經典,以畢生精力整理古文獻,後世稱其使經學進入了一個“小統一時代”。著有《天文七政論》、《中侯》等書,共百萬餘言,世稱“鄭學”。繼馬融之後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

    如此大賢,隱居東萊。近在咫尺,如何能不令人垂涎。

    隻是……“如此大賢,豈肯屈就?”劉備心有不安。

    “無妨。”蔡邕笑答:“換成旁人,必不肯就。然若是王上相召,鄭康成定不能拒。”

    劉備問道:“少師何以知之?”

    “正如華大夫‘大醫治世’。鄭康成廣授門徒,亦為經學治世也!”蔡邕一語中的:“今時今日,王上已是天命所歸。又是漢室正宗,鄭康成若不能佐王上,再續大漢國祚,百萬言‘鄭學’,終不複所用也!”

    劉備欣然點頭。

    事不宜遲。得蔡少師手書,劉備遂命門下督鄭泰,攜厚禮,即日啟程。自南港順流而下,橫渡渤海,前往東萊,徵辟鄭玄。

    42737/42639315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