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7 六縣俱名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3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44

    此舉大有深意。敕令一出,必成轟動。“滿門出仕”與“舉家來投”,首尾呼應,必成一段佳話。

    理完政事。鍾繇設宴,為劉備接風,捎帶送行。席間,觥籌交錯,歌舞升平。薊王高居主座,言談舉止,如沐春風。與一眾屬臣,把酒言歡,其樂融融。

    先前不知。一次酒宴,方知何為雄主。

    算算時日,鄭玄一門,當不日抵達上灣區。翌日,劉備便與鍾繇辭行,順流出海,泊在泉州港,水軍大營。

    甘寧率麾下將校,列隊相迎。見旌旗蔽日,利矛亮甲。大小舟船進出有度,船上兵卒士氣高漲,軍心可用。劉備甚是欣慰。國人皆慕“二千及冠”。然甘寧尚不滿二十,已食二千石俸。薊國英才輩出,國將興也。

    稻收自有橫海中郎將坐鎮。甘寧守備勃海門戶,訓練士卒,好不快活。

    “主公。”劉備走下艞板,甘寧抱拳行禮。

    “一別經年,興霸可好。”劉備笑著扶起。

    “稟主公,風平浪靜,一切皆好。”忽想到一事,甘寧又道:“主公還記得平波水砦否?”

    劉備如何能忘:“自然記得。”

    “自先帝年間,倭國大亂。更相攻伐,曆年無主。有邪馬台國使,本欲出使三韓。不料途遇風浪,海船沉沒,漂流中被商船救起,今正滯在平波砦內。”甘寧言道。

    “哦?”劉備不由得心中一動。正所謂“瞌睡送枕”。不知這邪馬台國使,是否受卑彌呼女王派遣。這便言道:“速遣通曉倭語之九譯令,前往接濟。詢問邪馬台國使,可願來我薊國一觀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甘寧這便領命。

    元封二年(前109年)武帝遣大軍水陸並進,滅衛氏朝鮮。三年,置樂浪、玄菟、真番、臨屯,史稱“漢四郡”。四郡各轄數縣,郡縣長官,皆由漢人擔任。昭帝始元五年(前82年),撤真番、臨屯二郡,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,並將此三郡屬縣,並入樂浪郡。

    時下,僅半島南部,居住著韓種三支:馬韓、辰韓、弁韓。史載,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戶。辰韓、弁韓各有二十國。共七十八國。三韓共計二十萬戶,約百萬人。

    百萬化外之民。此時,正赤裸裸的擺在半島南部。張張口,便可吞下。

    封建時代的百萬口,對薊王的吸引力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隻需將三韓盡數納入彀中。以此為跳板,兵出倭國,行遠交近攻,合縱連橫。再遣百子,登島建國。不出數代,倭國盡為漢土。然“師出必有名”。邪馬台國使,便是突破口。

    欲占倭國,先取三韓。

    欲取三韓,當行上下夾攻。遼東太守一職,劉備需早做計較。“天下公孫”之公孫度。或是合適之選。

    遼西太守趙苞,遼東太守公孫度,皆一時人傑。有此二人鎮守,帝國東北當無憂矣。心念至此,劉備這便手書一封,傳回王城。讓二位國相,聯絡公孫度,麵授機宜。若一切順利,便去信洛陽,為公孫度謀求遼東太守一職。

    “主公,徵辟船隊已入上灣。”錦帆司馬蘇飛,快船來報。

    “速命水軍前往。”劉備這便收拾心情,乘遊麟號趕去迎接。

    42737/42587748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