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9 扶搖直上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66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44

    所謂“潛移默化”。樓桑有薊太學壇、白湖女校、醫學院、將作館……又有鄭學入主,學術氣氛自當濃厚。

    “富貴不染銅臭”,乃出王上之口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。富隻為貴之始。富裕之後,“貴”理應成為更高級的人生追求。

    煌煌天漢,以“高”為貴:

    身高(地位)、名高(名望)、德高(操守)。有此三高,方為貴也。

    又謂“土豪劣紳”。便是富了之後,再無追求。銅臭染身,難稱“人貴”。

    待舫車停穩。鄭門學子,陸續下車。放眼望去,此情此景,如詩如畫,如癡如醉。薊王禮賢下士,竟至於此乎。

    急忙去信家中,舉族遷來樓桑安居。

    十月下旬。月末大朝,如期而至。

    百官已得二位國相傳訊。這便整理儀容,身披朝服,六百石及以上悉數與會。

    垂簾已撤,獨設王座(坐榻)。

    左國令士異高聲唱喝。薊王身披冕服入殿。

    冕服,乃禮服之一種。由冕冠、玄衣、纁裳、白羅大帶、黃蔽膝、素紗中單、赤舄等構成。乃君王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之華服。尋常朝會,無需如此隆重。

    換言之。此次大朝,必不尋常。上次王上身披冕服,乃為封侯拜相。今次,或亦如此這般。

    如薊都尹婁圭,足智多謀者,心中一動,便了然於胸。

    “臣等,拜見主公。”

    “諸君免禮。”

    自九串繁露後,環視百官,薊王笑道:“諸君通宵達旦,忙於稻收,孤本不想徒增煩擾。然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(dú  yuè  lè  bù  rú  zhòng  yuè  lè)’。今有一喜,欲與諸君同享。”

    言罷,薊王目視左國令士異。

    士異隨取詔命,徐徐展開:“召諸公入殿。”

    須臾,身披麻服,鶴發童顏的鄭玄與三友,自偏殿入內。

    如薊王所言。百官忙於稻收,鄭玄出仕,少有人知。見四人年紀各異,卻皆有儒雅之風,必是飽學之士。百官紛紛猜測,究竟是何許人也。

    “封鄭玄為上庠令,秩二千石,‘銀印青綬’,兼領薊王宮中庶子。另賜黃金千兩、銅錢百萬、蜀錦千匹,四季朝服及駟馬安車一駕。”

    “臣,遵命。”鄭玄下拜。

    “竟是鄭公!”便有人驚呼出聲。

    “封孫嵩、趙岐、趙戩,為太學博士,秩六百石,‘銅印黑綬’。另賜黃金五百兩、銅錢五十萬、蜀錦五百匹,四季朝服及駢馬公車一駕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,遵命。”三人難掩激動。

    待女官捧來坐席,四人依次落座。

    “鄭公,海內大儒。今攜門內弟子出仕,乃舉國之幸也。”劉備笑讚:“太學壇得鄭公主事,亦是莘莘學子之大幸也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謬讚。”鄭玄拜奏:“身受知遇大恩,老臣定當恪盡職守。傳道授業,教書育人。為主公大業,拾柴添薪。”

    “好一個‘拾柴添薪’!”饒是蔡少師,亦不禁讚道:“王上得康成,如鵬乘風、龍行雲,當扶搖而上九萬裏。”

    百官各自點頭。鄭玄大名,如雷貫耳。

    “借蔡師吉言。”劉備笑道:“國中英才輩出,造福萬民千秋。亦是孤平生所願。”

    見左國令又取詔命在手,百官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莫非還有大賢來投。

    42737/42568344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