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8 萬乘巡海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8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57

    倭國,乃是大漢對倭島的劃分。並非倭人主觀意誌的體現。時下島夷,根本沒有國的概念。所謂對馬國,不過是數千島夷聚落罷了。

    州胡島與對馬島,一東一西,橫欄於半島與倭島之間。對馬海峽,扼守咽喉要地。正因位置重要,劉備遂決定親往立港。

    田氏海船,滿載物料,與薊王同行。樓船司馬胡玉,亦率麾下水軍,一路護航。待圈定港口,胡玉便效仿錦帆司馬蘇飛,主持對馬港城修建。

    言歸正傳。

    待達莉婭慵懶起身,船隊已起航。梳妝更衣,趕去爵室與薊王相會。

    多次改良的千裏鏡,令海上瞭望,事半功倍。白發禦姬入室時,薊王正在落地舷窗前,居高遠眺。

    “主人。”人前人後,禦姬皆習慣如此稱呼。隻有女王希雷婭,改稱夫君。

    “快來。”劉備將千裏鏡,笑著遞出。

    達莉婭伸手接過,試著舉起。順劉備手指,遙看海麵。果見一群海豚列隊伴航。不時躍出水麵,浪花飛濺,銀光閃閃。不禁開心言道:“好可愛。”

    劉備亦笑道:“此去當順風順水,馬到功成。”

    “真希望有一天,能乘主人的大海船,西去羅馬遊覽一番。”達莉婭對祖先的國度,心懷向往。

    “會的。”劉備微微一笑,意味深長。

    “主人此行,可是為開疆辟土。”達莉婭乘興而問。

    “先不急。站穩腳跟,徐徐圖之。”室內皆心腹親隨,劉備無需遮掩:“蠻荒島夷,不通常理。見我列隊前來,必心生警惕。先示好,再立威。恩威並濟,令其馴服。如此,兵不血刃,盡取一島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隻可惜女王、祭司,及大半族人皆懷孕在身,不能同來。隻有我等白發族眾,陪在身邊。”達莉婭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劉備已會其意:“愛姬之意,為夫已盡知。”

    散布爵室之中的白發禦姬,聞此言,各個羞澀不已。

    受流木計程法與漁船下網,雙重啟發。薊王發明了“繩結測速術”。

    乃用一根長麻繩,一端綁上浮木板,一端係上沙漏,二者之間,每隔一裏,打上等距繩結。航行時,把木板從船尾拋入海中,翻轉沙漏,待細沙漏完,收回木板,查看有多少繩結被海水打濕,以此來推算船速。

    劉備不知道是。此,便是後世船舶速度單位“節”的來曆。竟為他首創。

    有了測速術,再加星象指引,便可對船舶做精確導航。

    除去薊王發明的繩結測速術。泛舟渤海灣的薊國漁民,又發明了“測深術”:乃用兩根長繩與一活動鉤爪連接,用來抓固海底岩石。以此來繪製海底深度圖。如此一來,在烏雲秘密,或大霧彌漫的海上,即便天空無太陽、星象指引,隻需拋繩入海,測量此次此刻的海底深度,對比“渤海深度(等高)圖”,便可得知船舶所處的大致海域。

    如此多管齊下。令大漢領先世界千餘年,擁有了精確定位的航海能力。依靠測速術與正加緊研發中的航海羅盤,劉備期盼的大航海時代。當為時不遠。

    經多次測量。若無大風大浪,薊國明輪海船,一日可行五百裏。然時下航線,多就風向,折返迂回。非走最短之直線。故航行七日,方抵濟州港。

    42737/48138246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