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72 天國之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63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7:59

    沒有什麽比追求美好,更有動力。

    如此言傳身授,勤能補拙。不出數月,當能大半領會言語之意。不出三代,漢化已畢。子孫從此為漢人。

    為蕩平宇內,薊國上下一心。劉備親臨開港,足見重視。奈何縱智機千變,也無人能料到。一碗米飯,盡收人心。

    想想亦不意外。

    饑寒起盜心。能吃飽飯,是一切的前提。島夷漁獵為生,靠天吃飯。魚腥肉膻,難以下咽。生活,不過比茹毛飲血,稍強一星半點。

    驟吃一碗噴香白米飯。味蕾簇簇綻放,仿佛開天辟地。美妙滋味,宛如置身天國。如何能不淚流。

    後倭人將這段傳說,代代相傳:有天子乘雲上神宮下凡,授予祖先珍珠皎米,令倭人嚐天國之味。後又修建高樓港口。天朝上國,大舡往來,倭人由此開化。於篝火旁,點燃了魂之火。從此告別黑暗與蠻荒,開啟了光明的火之時代。

    言歸正傳。

    所幸,倭國列島,屬同一語係。雖稍有不同,亦是方言差異。與邪馬台使,能互懂大半。問過島夷婦孺,部落巫師去搬救兵了。

    不出劉備所料。

    挺好。

    令將岸邊茅屋,悉數拆除。

    好在,時下倭人還未有在自家刨坑如廁之習慣。拆之不難。

    再擇孤島對麵,西北海岸一處“耳”狀海灣(美津島町尾崎),修建“對馬港”。

    耳灣大致呈南北走向。略偏東北—西南。由上下兩座山丘環抱,相聚約三裏。背倚半島群山,水域開闊,彎內風平浪靜,正適泊船。

    得薊王令,大舡紛紛駛入彎內。先居中建起臨時泊位,吊運機關諸器。立機關塔吊,再築一字長堤。待船內物料用盡,拆艏樓、舯樓、船樓,輔以就地取材,當事半而功倍。

    隻需港口初成,薊國海船,自會源源而來。開山伐木,築港為城。一邊馴化島夷,一邊遷來半島青壯。人手充足,便圈地造牆,擴建定居點。待百子長成,率隊開拓內陸。開疆辟地,聚土封王。

    新大陸,皆循此例。

    千年之後,宇內盡歸漢土。

    在此星空之下,大漢無可匹敵。不吹牛逼。

    洛陽,黃門北寺獄。

    黃門令左豐,受人所托,深夜前來:“王使君。”

    “原是少令。”王允披頭散發,起身回禮:“所為何來。”

    “奴婢受司徒所托,特來傳語使君。”左豐答道。

    “不吝賜教。”王允再拜。

    左豐低聲道:“楊司徒言,‘君以張讓之事,凶慝(tè)難量,幸為深計’……”說著,黃門令取一青瓷藥瓶在手,抵近言道:”此乃楊司徒所賜鴆藥,使君……”

    無聲冷笑。王允厲聲答曰:“吾為人臣,獲罪於君,當伏大辟以謝天下,豈有乳藥求死乎!”

    “張讓欲置使君於死地。明日或將轉去廷尉詔獄。若等五刑加身,生死兩難矣!”左豐再進言。

    王允笑答:“前漢時,有民諺曰:‘廷尉獄,平如砥。有錢生,無錢死。’吾兩袖清風,與民秋毫無犯。此去,當以死明誌。少令無需再勸,王某敬謝。”

    “這……”見他去意已決,知多說無益,左豐再拜而出。

    42737/48105984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