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53 拾人牙慧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304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8:25

    董卓笑問:“既不願降薊王,可願降我乎!”

    “降你又如何。”楊醜嗤鼻一笑。你比薊王如何?

    “如前所言,某乃後將軍兼並州牧。並州之地,皆以我為主。薊國兵強馬壯,名將如雲。爾等雖不入薊王之目,某當器重。先前種種,既往不咎。若開城納降,可為騎都尉。一幹人等,皆為將校。從此得食官俸,再無後顧之憂。”

    “騎都尉是何職。”楊醜頗為動心。

    “秩比二千石。”董卓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嘶——”楊醜倒吸一口冷氣。又急忙問道:“我等殺人如麻,不服軍紀,將軍能納否。”

    “無妨。隻需能捉刀殺人。鬆弛軍紀,又有何妨。”董卓大手一揮。

    “將軍之言,可信否。”楊醜再問。

    “若有半句虛言,天人共戮。”董卓指天為誓。

    “如此……”楊醜咬牙道:“我等願降!”

    貌似頤指氣使,勝券在握。實則內心忐忑難安的董卓。聞言,不由暗出一口濁氣。雖說是拾人牙慧,卻終歸有所進項。暗自穩住心神,又隨口一問:“壘中還有幾人。”

    “約莫萬五兄弟。”生怕兵少,董卓反悔。楊醜又急忙言道:“皆是刀頭舐血,百戰宿賊!”

    “甚好,甚好。”董卓眼中,野火再起。隻需吞並這支惡寇,當有二萬兵馬。再清掃周遭蟊賊,或頗有進項,亦未可知也!

    能得五萬悍勇,與大將軍約定之事,可成乎。

    冀州邊界,太行八徑。人頭攢動,宛如蟻聚。人皆披頭散發,襤褸篳路。裹挾獸皮,衣草而出。說是化外野人,亦不為過。

    “山中無甲子,寒盡不知年“。諸如白波與黑山眾,時有一詞,專門形容:山民。

    荀悅《申鑒·時事》:“皇民敦,秦民弊,時也;山民樸,市民玩,處也。”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劉寵》:“山民願樸,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,頗為官吏所擾。”

    簡言之,乃“山野之民”。“白首不入市井”,言下之意,一輩子都沒有出山過。又說,苛政猛於虎。之所以避入深山,與世隔絕。亦是時勢所迫。

    各地已建起粥棚,內設屬吏相迎。飽食之後,遷入各處黑山營地。黑山眾已分批遷往文安十城安居。空置營地,正好用來安置白波眾。

    傳聞十萬白波。如今看來,遠不止此數。除去四處抄掠,山中當如何過活。一言蔽之,餐風宿露。

    見老弱婦孺,狼吞虎咽,涕泗橫流。施粥屬吏,各自嗟歎。

    一粥之恩。足安民心。

    人口懸殊,遠超估計。便有上計屬吏,快馬上報。文安一地斷難安置。薊王又專開朝會,討論安置白波事宜。

    薊西尹管寧,起身奏道:“臣,先前所重建之葛城、渾埿古城,皆可遷入。易縣境內,益津、淤口、瓦濟等新造城港,亦足可安置。”

    “甚好。”劉備欣然點頭,又問道:“新造諸城港,可曾覓得長令。”

    “城內民少,政務乃由‘諸曹’代勞。並未置長。”管寧奏曰。

    薊王遂言道:“適宜之選,且勞煩二位國相,速速報上名來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

    42737/47469977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