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6 群雁無首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26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8:48

    三日後,便有烏桓快馬抵達。言,高車老王已薨,遺命葬於北海。高車告喪隊伍,已入盧龍塞。不日當可抵達。

    是夜。高車妃產下一子,母子平安。劉備本欲隱瞞,不料副伏羅氏,竟已知曉。

    百萬高車,孤懸在外。群雁無首。

    高車有“六氏十二姓”。其中十二姓,追隨副伏羅歸義王,東進、南下。遷入塞外草原。立王帳於白海之濱。北海附近,還散落著六氏各部,數十萬部民。先前劉備攻略半島,遷扶餘四加南下,又在半島之上,立蒼海郡。

    重塑北疆版圖:樂浪與玄菟串聯遼東,玄菟東界與蒼海西南界接,蒼海郡東極大海,西北暫以北海為界,郡治臨穢縣,涵括扶餘、北沃沮所在領城。即後世鬆花江流域、圖們江流域。

    北海往西,南至戈壁,大片漠北之地,又皆為沒鹿回部所據。

    換言之,西域都護府與蒼海郡,宛如左右臂彎,將塞外環抱。又以北海為界,高車六氏、十二姓與沒鹿回部,三足鼎立。自從副伏羅氏老王,率十二部南下歸順大漢,受封歸義王。等同與不願南下,滯留北海的高車六氏決裂。換言之,高車就此,分裂成“南北高車”。如先前南北匈奴分裂一般無二。

    本可“井水不犯河水”。奈何副伏羅氏老王,卻遺命葬於北海。

    按照高車人習俗。完成老王遺命者,方能立為新王。換言之,南高車十二部,即日便將提兵北上,護送老王遺體,以“王禮”,葬於北海之濱。

    試想,北高車六氏,焉能輕易放行。更何況,隨大漢蒼海郡建立,大大壓縮了北高車的遊牧邊界。對大漢帝國,薊王劉備,北高車敢怒不敢言。再遇南高車大軍壓境,必拚死一戰。無它,西有沒鹿回,東有蒼海郡,北靠無人冰原,再遭南高車擠壓。退無可退,躲無可躲。生死關頭,如何能忍。必奮起反抗。

    眼看大戰一觸即發。副伏羅氏新主,副伏羅妃兄長,以告喪為名,遣人日夜兼程,南下通報。

    劉備專開朝議。問政北疆戰事。

    王傅黃忠起身言道:“南北高車血戰,名為送葬,實為一統。”

    橫海將軍黃蓋,亦進言道:“王傅所言極是。自立白檀互市,南高車與我國素有往來。兵甲、車輛、機關諸器,皆不可同日而語。此消彼長,北高車越顯羸弱。於是乎,歸義王遺命,便自然而然,被視為‘一統高車’之遺願。”

    劉備輕輕頷首:“南北高車,國力如何。”

    “南高車十二部,各有十萬部民,約百二十萬眾。北高車六部,亦各有十萬部民,約六十萬眾。”左國相崔鈞答曰。

    “雖國力懸殊,然北高車身陷死地,困獸猶鬥。此戰即便血戰險勝,南高車亦十不存一。”

    薊都尹婁圭言道:“若高車折損過巨,沒鹿回部必趁機南下,一統草原。那時……”

    “當如鮮卑檀石槐故事。”劉備眸中戾芒一閃。

    “主公明見。”群臣下拜。

    “傳令高車告喪使。便說,孤欲親往北海,為歸義王送喪。”

    42737/46855762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