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27 身後之謀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1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8:48

    “歸義王,何其善待劉備。”悉知內情,劉備一聲長歎。

    “夫君切莫如此著想。”副伏羅氏又言道:“父王曾言,天下皆視我輩為異端,蔑稱‘胡虜’與野獸等同。唯夫君視我為同類,共出一種,待如手足兄弟。為長久計,融合向化,乃大勢所趨。然能一統各部者,唯夫君一人耳。”

    “為夫已盡知也。”劉備歎道。

    薊王心懷天下,海納百川。一言一行,所作所為,皆可佐證歸義老王所言。俗語曰“將心比心”。正因聽其言,觀其行。關內遊牧,皆轉農牧。雖全麵向化,然各自習俗,卻得以保留。居有定所後,最大程度降低了自然災害對遊牧的影響。青儲飼料輔以苜蓿精料,再加馬邑、牛牢遮風避雨。所產鮮奶,出欄牲畜,羊毛皮革,皆第一時間販賣薊國。互通有無。生活可謂雲泥之別。

    薊國胡女成風。便是明證。胡女所生子嗣,亦別無不同。二十等爵對全體國民開放。再加隴右羌胡、極東扶餘,薊王大名,如雷貫耳。被稱為:“北境守護者,草原撐犁孤塗,鮮卑馴鹿人,哺育萬馬者,東胡共主,諸羌執鞭者,遙遠綠洲主人,隴右牧羊人,四海弄潮手。”

    足見一斑。

    新增“四海弄潮手”,自是針對扶餘、沃沮、三韓半島,倭國列島所言。

    話說,自“牽招劉備”始,劉備大名便在四海之內,廣為流傳。又經東西遊商,播撒絲路沿線。海內人盡皆知。除去洛陽貴胄,故步自封,坐井觀天,夜郎自大。自以為宅茲中國,一切盡在掌握。殊不知,江河湖海,皆已流傳“麒麟降,國祚盡”之童謠。

    劉備本想坐觀風雲,隨遇而安。然天下人,卻皆已等之不及。

    改朝換代,民心所向。

    便是歸義王亦如此著想。不惜設下身後之謀,倒逼劉備出麵,一統塞外草原。

    此行,必不可少。

    然後世有民諺:“人無害虎心,虎有傷人意。”雖說高車王庭,與沒鹿回部,皆以劉備馬首是瞻。然此去北海,劉備還是帶足人馬。

    除去錦帆校尉甘寧、樓船校尉郭祖,正攻略倭島。黑山、白波三校,安置流氓,守備太行八徑。劉備將薊國:蕩寇、討虜,揚武,鷹揚、折衝五校,並護軍左校許褚,領麾下白毦精卒五千為中壘。共計精兵三萬,浩浩蕩蕩,奔赴北疆。

    發妻公孫氏與高車妃副伏羅氏,先後產子。烏蓮、七位小姐姐,及安氏姐妹,亦臨盆在即。奈何軍情緊急,大戰一觸即發。眼看帝國將亂,為長久計,劉備須迅速穩定大後方。

    形勢所迫,縱有千般不願,劉備亦需此行。除去薊國六校,門下屬吏,劉備唯將小師弟周瑜,帶在身側。暫命其為參軍。臨行前,門下祭酒司馬徽,又舉為其僦車少年,寒門子弟,姓徐名福為參軍,與周瑜相伴。

    得少年徐福。

    薊王欣然笑曰:“孤此去,無憂矣。”

    42737/46843633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