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39 善罷甘休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628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8:52

    劉備能體會:“太後與竇妃一切安好。叔紀可有子嗣?”

    “臣有一子,名‘賓’。乃與胡女所生。”竇統如實以告。

    賓,客也。心中歸屬,不言自明。

    一開口便苦大仇深。倒讓劉備不知該如何繼續。

    竇統索性先問:“敢問王上,何事喚我來此。”

    劉備遂鬆了口氣:“乃為與北高車劃界而來。”

    “聞南高車歸義王薨,遺命歸葬北海。王上親提大軍北上,可是心憂南北高車,刀兵相向。”竇統乃出竇氏一門,見識不凡。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劉備亦不做隱瞞:“若南高車十二部提兵北上。漠北高車六氏,必寸土不讓。廝殺一起,絕難善終。北疆乃大漢後方,說是藩屏亦不為過。今洛陽朝堂廢史立牧,自取其亂。一旦洛陽生變,乃至天下板蕩。那時,必群雄並起,逐鹿中原。為防腹背受敵,漠北不可生亂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之意,下臣已盡知。”竇統抱拳道:“沒鹿回部,唯王命是從,唯王上馬首是瞻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叔紀可願與南北高車歃血為盟,訂立邊界,互不侵犯。”

    “全憑王上做主,下臣絕無異議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甚好。”劉備欣然點頭。

    四目相對,竇統眼中恨意,一閃而逝。血海深仇,不共戴天。此生若不能報此仇,竇統勢必不會善罷甘休。

    “啟稟王上,陛下欲為太後祝壽。太後遣人送書,言,若能得陛下‘詔封為藩’,假百蠻貢職,下臣可隨國使,車入洛陽,上壽禮時,與太後在永安宮中相見。”

    十月一日,乃竇太後壽辰。傳聞新帝將攜百官,前往永安宮,為嫡母竇太後祝壽。並親獻壽禮。不知為何,劉備腦際忽閃過王美人斑斕屍身。

    上一次竇太後壽辰。先帝痛失美人。乃至積思成鬱。於是才北巡散心。不料接連中伏,崩於困龍台上。

    當然,今時不同往日。

    竇統此言之意,非為永安上壽,乃為詔封為藩。

    換言之,獲大漢正式詔封,得“沒鹿回單於”之封號。乃竇統之所求。

    “陛下知人善用,從諫如流。若能穩住北疆,想必當不會吝嗇封賞。”劉備先安其心。

    “下臣,拜謝。”竇統再拜。

    正事談完,劉備設接風宴。南高車十二歸義侯,列席作陪。讓竇統頗多驚訝。亦心領神會。南高車早成薊王鷹犬。“東主”之號,實至名歸。

    於是暗自收拾異心,與眾人傾心相交不提。

    倭島,狗奴國都,山城。

    甘寧兵鋒所指,所向披靡。再有邪馬台聯軍為先導,一路攻城拔寨,摧枯拉朽。

    狗奴國低矮的木柵城,土塚屋,竹矛木弓,六尺島夷,如何能擋。除去殺紅眼的邪馬台聯軍略有傷亡,甘寧麾下漢軍,無一折損。

    如此烈度的滅國之戰,實不值一曬。

    鏖戰正酣。便有邪馬台先鋒,奔入後陣:“稟校尉,王城已破。狗奴王‘卑彌弓呼’,及大夫‘狗古智卑狗’,卻死守不降。該當何處!”

    “殺無赦”三字未及出口,甘寧忽憶起主公劉備臨別贈言,“攻心為上”。

    略作停頓,這便言道:“領我一觀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42737/46753825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