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46 尋機而動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60更新時間:2019-06-30 03:08:54

    掖庭令畢嵐又問:“程大人處……”

    “程大人自入永安宮,服侍皇太子。已鋪好後路。我等切莫叨擾。”張讓歎道:“老而彌堅。我等刀鋸餘人,能活到程大人這般年歲,著實不易。”

    言及心事。十常侍各自唏噓。

    秋風蕭瑟,草木搖落。帝都繁華依舊。勳貴豪強,紙醉金迷。五陵少年,飛鷹走馬。唯有諸如程璜、曹節這般禁中宿臣,嗅到了遮掩在京華煙雲後的,一絲危機。

    月初,新帝親下口諭。十月初一,將為嫡母竇太後,行上壽禮。整個九月,中署皆為此事奔走忙碌。

    百善孝為先。新帝此舉,廣受讚譽。大亂初平,百廢待興。確需一場慶典,來提振士氣。振奮人心。

    新晉組建的皇家擊鞠隊,網羅河洛好手,正在阿閣鞠城,勤加苦練。以備在上壽當日,與城中五陵少年組成的擊鞠隊,一決勝負。為上壽禮,增光添彩。

    話說。上次鞠賽,還是與西域擊鞠聯隊,一決雌雄。以袁紹、曹操、劉備等人為首的皇家擊鞠隊本遙遙領先,不料先帝神之操盤,判定不分勝負,為時人所津津樂道。

    彼情彼景,曆曆在目。然卻物是人非,君已先逝。

    新帝二下口諭,百蠻貢職、眾郡奉計,宜當提前出發,參席上壽禮,以示隆重。八月案比便已完成。趕在立冬前,抵達京都,亦來得及。於是天下聞風而動。百蠻朝貢使團,郡國上計車隊,紛紛提前出發,奔赴洛陽不提。

    趁上壽禮時,殺十常侍,以謝天下。可盡收人心。再挾威改元,新帝當穩坐大位。那時,內有中、小黃門,外有名士黨人。宮內宮外,皆是心腹肱股重臣,以為爪牙。還有何人再輕言廢立!

    當然,漢室宗親,亦需顧及。

    擇吉日,先帝拜太常劉焉,為益州刺史。入蜀安民。又拜侍禦史劉繇,為揚州刺史。再拜侍中兼領西園典軍校尉劉岱,為青州刺史。

    西園典軍校尉一職,遂授予前合肥侯國相,胡毋班。其妹夫王匡,亦有重名。已被大將軍何進,辟為府掾。

    如前所說,危難之秋,抱團取暖。新帝能信得過的,自然是宗室家臣。

    洛陽西郭,函園二崤城,官堡。

    薊國四大謀主與幕府五校,齊聚一堂。

    將薊王手書傳閱眾人,右丞賈詡言道:“新帝決心已定,斷難轉圜,主公讓我等,尋機而動。切莫坐視二宮,血流成河。”

    “外藩幹政,自取其禍。”取王上手書細觀,荀攸遂言道:“殺十常侍,大快人心。若出兵幹預,閹宦得以僥幸逃生,豈非令我主,身背罵名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讓我等‘尋機而動’。我等自當‘見機行事’。”賈詡言道:“主公書中所言‘切莫坐視二宮,血流成河’。而非‘二宮流血’。換言之,十常侍可殺,然二宮不能亂。”

    “右丞所言極是。”前軍校尉,二弟關羽言道:“可命人舉火為號,若戰火延綿,當入城相助。撲殺亂黨。”

    “何人舉火。”後軍校尉,三弟張飛,瞪大環眼。

    賈詡笑道:“我倒是有幾個,適宜之選。”

    42737/46691090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