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60 權重秩卑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46更新時間:2019-07-02 17:07:47

    “臣等,遵命。”二人同聲下拜。

    今漢治政,講求經術。太子宮官,以太傅為首。太傅可借“近水樓台”之便,向太子灌輸治政理念。太子繼位後,往往以太傅“錄尚書事”,成為事實上的丞相。太傅死,本朝即除此官,以示崇重。唯有下任皇帝登基,才會新設。

    楊彪為“永樂三卿”之一。乃董太後心腹重臣。又出身名門“弘農楊氏”。保舉楊彪為太傅,便是舉楊彪為下任尚書令。曹節時日無多。一旦亡故,少帝便可命太傅楊彪,錄尚書事。如此一來,董氏外戚自當心安。

    至於何氏,少帝便出何後,大將軍何進自會權傾朝野,穩坐釣魚台。且竇太後身後無人,何與董,皆可安心。待少帝元服親政,竇太後自當退位。長遠來看,何氏乃最大受益者。

    當然,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。和稀泥亦可。若行無為而治,三家皆不得罪。劉備大可上表,“三後臨朝”。然此舉,必造對立。三家明爭暗鬥,合縱連橫。百官隨之分立,政令難出。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
    家國天下。薊王當以大局為重。

    朝政畢,國政始。

    “阿閣兵亂,死傷慘重。洛陽城中,家家聞哭聲,戶戶俱縞素。右丞來函。言,背後還有黃巾餘孽行借刀殺人。”環視群臣,薊王居高下問:“先帝已崩,新帝繼位。與太平道並無仇怨,因何一再行刺。”

    上庠令鄭玄起身奏對:“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有載:‘三十六年,熒惑守心。有墜星下東郡,至地為石,黔首或刻其石曰‘始皇帝死而地分’。始皇聞之,遣禦史驗問,莫服,盡取石旁居人誅之,因燔銷其石。’隻‘始皇帝死而地分’一句,已道盡天下黔首(百姓)之所願。”

    皇帝死而地分。封建時代,田地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正因桓靈以來,天災不斷,人禍更烈。自耕農紛紛破產。典妻鬻子,淪為佃戶。更有甚者,流徙千裏。走投無路,逼而造反。正是黃巾逆亂之根源。

    黃巾蛾賊,自太平道始,便以覆滅大漢為己任。“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”,僅此一句,改朝換代之心,昭然若揭。大賢良師與神上宗師,雖手段各異,卻殊途同歸。先前蛾賊勢大,故八州舉事,豪取天下。被剿滅之後,化整為零,暗集優勢力量,行斬首行動。荼毒更烈。

    劉備歎道:“饑寒起盜心。古往今來,莫不如是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明見。”群臣下拜。

    洛陽北宮,永巷,蠶室。

    蠶室乃“宮刑”之所。又稱“腐刑”。“宮,淫刑也,男子割勢,女人幽閉,次死之刑”。換言之,宮刑之重,猶在死刑之上。

    時下,施以宮刑的場所稱為“蠶室“。“凡養蠶者,欲其溫而早成,故為密室蓄火以置之。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,需入密室乃得以全,因呼為蠶室耳“。又謂:“宮刑者畏風,須暖,作窨室蓄火如蠶室,因以名焉。”

    受刑之人,麵如枯槁,忍痛臥榻。

    須臾,忽見黃門令左豐,引一人入室。正是右丞賈詡。

    “右丞,此人便是黃綱。”

    42737/464866255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