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70 王道如砥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174更新時間:2019-07-07 23:36:17

    此時,劉備卻在王傅等人的陪同下,前往南港船塢。視察即將完工的新座艦。三體機關樓船,“踆烏號”。

    三體船身,類金烏三足。甲板如雙翼伸展,製霸水麵。三體船的穩定性毋庸置疑。船體一分成三,能夠安裝的漿輪二倍於前。且與先前明輪不同,輪漿皆埋設於船殼底部,全沒於水。類後世“輪滑鞋”構造。稱“暗輪”或“潛輪”。即便遇風浪顛簸,潛輪亦不會空轉。航速不減。

    借三體船殼之便,再變三桅鸞翼帆,為七桅鳳翅帆。共用艏桅,三體分置舯桅與艏桅。計七桅。航速尚不得而知。然輪漿、風帆,皆多出二倍有餘,料想航速當不會慢。

    樓高七重:廬、飛廬、天廬、穹廬、爵室、望樓、旗樓。劉備乘天梯,往來各層,果然氣派非常。三體船最大優勢,便是一個“穩”字。七重樓船,縱橫四海,亦不怕傾覆。

    時下薊國造船工藝,可謂突飛猛進。除水密隔艙外,釘接榫合、魚鱗搭接、多重船板、船殼造術等,先進技藝,皆被用於此艦。內外搪瓷裝甲、內襯石綿絕火,青銅鉤拒、重型弩炮、畜力輪機、機關船吊、風帆絞盤……集薊國頂尖技藝之大成。先進技藝的出現,興於日常運用。日積月累,不斷將現有技藝改良。問題層出不窮,化解日新月異。所謂“學以致用”,“應運而生”。便是指此。

    劉備已想好。若當真除國,便乘此艦,奔赴倭島。立海外屬國。往來倭國列島與三韓半島,亦樂得逍遙。

    當然,此是最差打算。

    最好預期,乃“罰銅抵罪”。有道是財能通神。

    還若不濟,便下《罪己詔》。將王位傳於嫡長子劉封。再行自我放逐,流徙三千裏。渡海到倭島稱王,亦甚有滋味。個人榮辱事小,千萬國民事大。眼饞薊國者,舉不勝數。焉能坐視千裏富庶,被外戚勳貴,名門豪強瓜分。徒令數十年心血,毀於一旦。

    “想都不要想。”下船時,薊王如是說道。

    公審如火,稻作如荼。

    消息不脛而走,遠赴洛陽。

    西邸,萬金堂。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,健步如飛,趕來拜見。

    “臣,拜見太後。”人長一輩,大將軍元氣漸複,權勢日盛。雖隻剩一耳,卻可借貂蟬冠遮掩。

    “大將軍,所為何來。”太後本應遷回長秋宮。然怕動了胎氣,滋擾腹中麒麟兒。故一直遲遲不肯動身。

    “大喜,大喜!”大將軍何進,喜不自禁:“太後知薊國之事乎。”

    “尚未知也。”腹中麒麟兒似有悸動。簾後何後,微微蹙眉,小心捧腹。果然,父子連心。

    “啟稟太後……”大將軍何進,遂將公審右國令之事,和盤托出:“薊國右國令,竟是太平妖人,黃巾餘孽。且是毒殺王美人,行刺先帝之背後主謀。又趁廢帝鞠城鋤奸,殘害洛陽貴胄,漢室宗親無數。筆筆重罪,夷三族可乎。”

    何太後自簾後笑問:“薊國鋤奸,大將軍喜從何來?”

    何進長出一口濁氣,穩住心神。聲聲喊殺,字字見血:“國令謀逆,國主焉能無罪。”

    42737/46385211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