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1 鳩占鵲巢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256更新時間:2019-08-07 15:39:36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宋奇問道:“如此說來,年後王使君被一道敕令,調入京畿。必與此擅權之舉,大有幹係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朱治反問道:“傳聞,朝堂有意在荊州,亦興廢史立牧。不知然否?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宋奇輕輕頷首:“如不出意料。首任荊州牧,當是宗室俊傑,‘八俊’之劉表。”

    “新帝時,曾拜太常劉焉為益州刺史。侍禦史劉瑤為揚州刺史。侍中劉岱為青州刺史。今少帝再拜劉表為荊州牧,重用宗室之心,一脈相承。”朱治言道。

    宋奇輕輕頷首:“天下逆亂,人心思變。危難關頭,宗室自當出力,力挽狂瀾。誠如薊王這般。”

    “言之有理。”朱治又道:“蘇代、貝羽等人,乃王使君任命。必陽奉陰違,不聽州牧號令。逼急必反。傳聞,正是蘇代暗中賄賂長沙蠻,逐走前任太守,鵲巢鳩占,取而代之。蘇代在長沙廣募黨羽。所謂‘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鼾睡’。明廷此去益陽為長公主取食,蘇代必遣蠻人生亂。斷不能容明廷,輕易如願。”

    “治中可有良策。”宋奇肅容求教。

    “驅虎吞狼。”朱治早有定計:“區氏為長沙大姓,首領區星,與蘇代頗有積怨。明廷若能暗中結好此人,再重資籠絡蠻人。隻需長沙蠻作壁上觀,不裹挾其中,益陽可定也。”

    郭嘉卻道:“蘇代不除,益陽難安。”

    宋奇輕輕頷首,遂出言相邀:“治中可否與我,引見區星。”

    “不瞞明廷。王使君既去,我等一眾屬吏,人人自危。鄙人亦不例外。正準備收拾行囊,棄官而去。”朱治自嘲一笑:“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煩請明廷恕罪。”難怪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原來早已打定主意,棄官而去。故無所顧忌。

    宋奇言道:“荊南四郡,宗賊遍地,蠻人盤踞。群賊環伺,鷹睃狼顧。益陽一縣,如何能獨善其身。宋某身負王命,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不敢有一日之疏。治中既已棄官,何不與我同行。”

    說完,便從袖中取留白敕令,徐徐展開。郭嘉遂取筆墨侍奉。

    “明廷何意?”朱治大驚。

    “我欲表治中為‘治粟都尉’,不知意下如何?”宋奇提筆笑問。

    治粟都尉,漢初置,武帝時又名搜粟都尉,掌領大農,主天下鹽鐵等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桑弘羊為治粟都尉,領大農,盡代僅筦(管)天下鹽鐵。”韓信亦曾任此職。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滕公(夏侯嬰)奇其(韓信)言,壯其貌,釋而不斬。與語,大說(悅)之。言於上,上拜以為治粟都尉,上未之奇也。”

    今漢雖不常置。然亦無不可。

    真不愧是洛陽貴公子。留白敕令,竟事先加蓋九卿之宗正寺卿大印。宗正,掌漢室宗親及外戚勳貴等相關事宜。換言之,宋奇如假包換,確是為益陽長公主取食。然治粟都尉一職,絕非隻是長公主家將。掌州郡大農、鹽鐵。亦可為百姓謀福利。且秩比二千石,遠非治中從事可比。

    朱治欣然領命:“敢不從命!”

    42737/456390746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