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36 鴉雀無聲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876更新時間:2019-08-10 22:41:18

    少帝已心領神會:“不飛則已,一飛衝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”

    見孺子可教。竇太皇索性言無不盡:“陛下收趙忠、張讓為羽翼。若為自保,無可厚非。然切莫動,權謀之念。隻需懷赤誠之心,則鬼神避易,諸邪不侵。凡有逆亂不臣,則天下共擊之。然若興權謀之術,妄圖操弄人心。則萬民離心,天下棄如敝屣。昔高祖為義帝發喪,而天下歸心。雖九敗於項羽,卻四麵楚歌,一戰功成。楚漢十戰,高祖九敗,何以久持?乃受萬民所供養也。霸王九勝,卻自刎烏江,不敢見江東父老。何也?‘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’也。我煌煌天漢,國祚四百年。仁孝立國,道義當先。陛下,切記。”

    一言蔽之,別玩心機,勿動心眼,莫抖機靈。

    班門弄斧,雕蟲小技。諸如賈詡、荀攸,智多近妖者,隻眼可辨。然後將計就計,死無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少帝麵露慚色:“謹遵太皇教誨。”

    竇太皇言道:“薊王所舉,並無不妥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少帝亦無從反駁。

    俯瞰文武百官,少帝朗聲言道:“諸君以為如何?”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,起身奏報:“薊王此舉,利國利民。臣,無異議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,無異議。”

    竇太皇言猶在耳,此情此景令少帝感懷頗深。萬勿授人以柄,落天下口食。

    “準奏。”

    果然薊王無難事。

    書傳長沙益陽縣。海市令遂遣探險船隊,逆行沅水,摸索航道,記錄沿線險灘,及兩岸風土民情。

    得一萬五溪蠻卒,並三千義賊。宋奇聲勢大漲。先不急攻掠縣中塢堡。皆換裝樓桑兵甲,知曉令行禁止。又飽食酣睡,犒賞三軍。這才殺奔而出。

    宗賊如何能擋。許多塢堡,更被裏應外合,一夜淪陷。家小裝船,輸往洛陽。米糧開倉,田券燒光,家奴釋放。綾羅綢緞,金玉珠寶,皆等價兌換成券鈔,用於購買牲畜、良種、磚石、木料、農作機關器,諸如此類。蠻漢毗鄰而居,高樓錯落有致。為防毒物水患滋擾,皆比照薊國式樣,造幹欄重樓。荊南多山,巨木參天。命人砍伐,順流而下。鹵水鹽漬後,正當其用。荊南多井鹽。南郡巫縣,乃華夏最早鹽產地之一。距今漢已三千年之久,上古時為巫鹹國,有天然鹵泉自山洞流出,因鹽而興:“當虞夏之際,巫國以鹽業興“。惠及先秦及兩漢。後世稱“一泉流白玉,萬裏走黃金”、“吳蜀之貨,鹹薈於此”、“利分秦楚域,澤沛漢唐年”,足見興盛。

    天然鹵泉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浸泡鹽漬木,何其易耳。

    益陽欣欣向榮,漢蠻俱歡顏。卻有一人,整日寢食難安。

    正是長沙太守。

    天然鹵泉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浸泡鹽漬木,何其易耳。

    益陽欣欣向榮,漢蠻俱歡顏。卻有一人,整日寢食難安。

    正是長沙太守。

    42737/45578412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