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4 十夷王女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876更新時間:2019-09-05 11:14:38

    “此乃蠻夷舊俗。”司馬徽笑歎:“前護羌校尉鄧訓曾言:‘諸羌激忿,遂相與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(注①)。’‘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’,便是蠻夷約定俗成。‘十夷王女’此來‘和親’,正為‘解仇’也。”

    “竟不知蠻夷,有此舊習。”鄭玄略作思量,這便醒悟:“先前,主公傳檄天下,痛斥越巂夷王子高定。故夷人遣使北上請罪。又攜‘十夷王女’和親解仇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司馬徽欣然點頭:“換言之。此舉,乃出夷人自願,非郭奉孝所謀。”

    “果真如此乎?”辨出老友語透揶揄,鄭玄急忙追問。

    “嗬嗬……”司馬徽撫須而笑:“依老夫愚見,非也,非也。”

    “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“且看‘十夷王女’。”手指屏風三南山川地形圖,司馬徽逐次道來:“漢嘉旄牛夷,越巂摩沙夷,益州昆彌夷。此三夷,皆為夷人大部。種落繁熾,據守三郡要衝:旄牛夷扼‘旄牛道’,摩沙夷據‘西夷道’,昆彌夷守‘永昌道’。此三道,皆乃‘蜀身毒道’之路段。而餘下槃木夷、白狼夷、樓薄夷、哀牢夷、邛都夷、笮都夷、卷夷大牛王部,亦皆散落在‘蜀身毒道’沿線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鄭玄隨司馬徽所指,依次下看。終於醒悟:“南方絲路。”

    話說。漢武大帝為經營西南,在秦人五尺道的基礎上,開鑿二路並稱“西南夷道”。一為南夷道,“自僰道指牂牁江”以通夜郎。一為西夷道,由蜀郡通往邛筰,並西南達葉榆、雲南。“西夷道”並“南夷道”,於葉榆(大理)交匯,並向西南,經博南(永平)“博南山道”渡蘭滄水(瀾滄江)入“永昌道”至不韋(保山),越黑水(怒江)至哀牢(潞西)出國境,通身毒(緬甸、印度、泰國等南亞、東南亞諸國)。此路線,便是後世著名的“南方絲綢之路”。俗稱“茶馬古道”。

    時下漢人,稱之為“蜀身毒道”。取“蜀”通“身毒”之意。因路途險惡,瘴氣頻發。故又有“毒道”凶險之意。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司馬徽歎道:“昔日武帝納張騫之言,欲經蜀郡,取道西南,穿身毒抵大夏。今郭奉孝欲比張騫,使我主效武帝,重開西南絲路也。郭奉孝自比先賢,又以漢武比主公。何罪之有?”

    “借‘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’,盡收‘蜀身毒道’沿線夷人種落,為我主所用。進而鑿穿西南,連通身毒,直抵大夏。將我國風物,輸往天下。若能鑿穿此路……”鄭玄幡然醒悟:“三南!”

    “鳳凰於飛,劌劌其羽。”司馬徽終於,道破天機:“乃出郭嘉之計也:明為鑿穿蜀身毒道,暗中盡收三南百夷。明暗雙謀,鳳凰於飛。”

    話已至此,鄭玄如何能再不醒悟:“‘西南夷君長以百數’,豈能皆與主公‘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’。於是乎,為向化三南百夷,‘祝融後裔,大巫之女’,便為上佳之選。”

    “天生郭奉孝,鳳凰共於飛。”司馬徽一聲長籲。

    42737/511621338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