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7 薄海從風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738更新時間:2019-09-05 11:14:38

    及兩漢,時下商人,常“齎(jī)黃金雜繒”,由合浦出海,經日南與海外諸國貿易,換回璧琉璃、琥珀、瑪瑙、犀象等珍品。《漢書·地理誌》雲:漢武帝遣船隊出海,“市明珠、璧琉璃、奇石、異物。”便是言此。

    時大漢,國力強盛,聲威遠播。“漢興,海內為一,並關梁,弛山澤之禁,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,交易之物,莫不通,得其所欲。”

    貢使夷商,薄海從風,無不梯山航海而來。

    自新莽時,有越裳國重譯,獻白雉,黃支自二萬裏貢生犀,東夷王度大海奉國珍。元始二年(2年)日南之南黃支國來獻生犀。元和元年(84年),日南徼外蠻夷獻生犀、白雉。和帝永元十三年(100年)安息王滿屈複獻獅子,條支獻大鳥;光和六年(183年)日南徼外屬,複來貢獻;永建六年(131年)日南徼外葉調王便遣使貢獻。延熹九年(166年)大秦王安敦,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、犀角、玳瑁等。足見海上交通之頻繁。

    漢人商賈,遠洋巨舶,通商貿易。貢使夷商,亦從合浦登岸,亦或溯水而上,經三大走廊(注①)之“湘桂走廊”,入長江水域,溝通嶺南與中原。四海物產,雲集合浦。兩漢俱以徐聞、合浦、日南,為市舶衝路。“舡大者長二十餘丈,高去水三二丈,望之如閣道,載六七百人”,“從迦那調洲(緬甸丹老群島)西南入大灣,可七八百裏乃到枝扈黎大江口(恒河三角洲),度江徑西行極大秦也。”

    一言蔽之。二千年前,華夏便是海洋貿易大國。

    劉備心悅誠服:“貴人之意,乃經合浦水路,逆入夷區。就近擇址,新築港津,轉運營城諸器,及能工巧匠。而後,再運抵夷人部落,督造城邑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士貴人言道:“唯一難處便在於,除去靈渠北上零陵水路,深入夷區之枝津故瀆,皆需疏通。否則大船難行。”

    “無妨。”劉備言道:“可命水衡都尉順下,鑿石通江,一路疏導便是。若遇阻隔,則雇青壯,裁彎取直,掘渠四通。西南水網縱橫,正可一用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西南當大興。”士貴人眸生異彩。

    “三南之地,數百萬蠻夷,若皆向化。大漢三興在望。無可阻擋。”劉備言道:“傳聞,嶺南稻作,可一季雙熟,乃至三熟。”

    “確有此事。”士貴人言道:“若能大興稻作,屯田三南及徼外(域外)之地。大漢再無缺糧之困。”

    劉備輕輕頷首:“為夫,正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“夫君欲泛舟四海,大化天下乎。”士貴人忽問。

    “不急。”劉備輕撫士貴人隆起的小腹,朗聲笑道:“重整山河待後生。”

    士貴人一時嬌羞無限。

    洛陽西郭,壽丘裏,大將軍府。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,大馬金刀,粗聲發問:“薊王再行和親,意欲何為?”

    42737/511325851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