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69 改弦更張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36更新時間:2019-09-05 11:14:39

    時“自弘農函穀關以西,河內湯陰以北,二千裏負笈荷擔彌路,柴車葦裝塞塗”,四方之士皆來會葬。蔡邕親為其撰碑文。

    竊以為。大漢士人,與後世文人,雲泥之別。斷不可等量齊觀。

    漢賦四大家之揚雄曾言,“童子雕蟲篆刻”,“壯夫不為”。蔡伯喈勸諫漢靈帝裁撤鴻都門學上書中亦說:“夫書畫辭賦,才之小者。”事實也早已證明,書畫辭賦,與治國安民,乃兩碼事。斷不可,混為一談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董驃騎竟不敢與大將軍相爭,而避其鋒芒。足見張儉之聲名赫赫。

    何進誌得意滿,沾沾自喜。遂大宴賓客。席間,借敬酒,離席下問:“敢問張公,某我當何為?”

    張儉答曰:“何不學前大將軍竇武。”

    “前朝舊事,某所知甚少。還請公教我。”大將軍何進,亦不見外。

    “前大將軍竇武,任時,辟名士,納才俊。廉潔奉公,不受禮賄。妻、子衣食,僅夠吃穿。時對西羌連年用兵,又逢天災,萬民饑饉。竇大將軍將所賜,皆分與太學生。又車載食飯,道施流民。故得號“三君”,為天下所仰慕。”張儉諄諄善誘。

    大將軍何進,似有心得:“得名重天下,又當如何?”

    “宜當挾重名之勢,網羅名臣高士,結外鎮諸侯,清君側,扶幼主。如伊尹、霍光舊事。執宰朝政,安定天下。”張儉之言,仍不疾不徐,卻不啻洪鍾大呂。令何進醍醐灌頂,茅塞頓開。

    此乃外戚專屬“威名變現”之路!

    與藩王專屬之“威信變現”之路,有異曲同工之妙也。

    “熙熙攘攘,利來利往;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。”歸根結底,一句話: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。

    “多謝(張)公,指點迷津。”何進肅容抱拳,大禮參拜。時至今日,何進終於“活明白了”。所謂“追名逐利”。名利、名利,先名而後利。原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“大將軍速速請起。”張儉急忙離席攙扶。

    待起身,倍思前後,何進忽一聲長歎:“我差薊王遠矣。”

    張儉笑問:“大將軍何出此言。”

    “有感而發,讓公見笑。”大將軍何進,一笑了之。

    張儉輕輕頷首:“兵法雲:‘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’。老朽恭喜大將軍,既‘知己’又‘知彼’也。”

    何進再拜,起身後放聲大笑。與會眾人,麵麵相覷。皆不知所以。

    倒是許攸,目光閃爍,亦喜亦憂。

    唉,粗鄙屠夫,亦得其道也!

    42737/510981230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