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96 百年大計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5088更新時間:2019-09-10 10:17:15

    “夷洲(台灣島)、澶洲(呂宋島)、珠崖洲,皆堪比一郡之地。興建港城,乃為百年大計。”薊王環視群臣:“有元基(陰修)‘三舉鄉黨’,美玉在前。諸位當踴躍舉薦,不拘一格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,舉門下弟子阮瑀,字元瑜,陳留尉氏人。文思敏捷,懂音律,能鼓琴,名著學壇。堪稱‘奇才’。”王子館蔡少師,起身奏曰。知薊王專開朝議,商討荒洲通航事宜,遂於百忙之中,驅車前來。內舉不避親,正當如此。

    “蔡師高徒,孤亦有耳聞。隻是荒洲孤懸海外,蠻夷環伺左右。不比中原繁華便利。何不待補長吏之缺。”薊王勸道。

    蔡邕笑答:“回稟主公。老臣既稱此子‘奇才’,必有異人之處也。來時私與老臣言:不願半道登車,甘願從始而終。於荒洲之上,督大漢雄城,向化山島蠻夷。乃平生之幸也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:“三洲可任選其一。先為比三百石港長,待民滿萬戶,則升比千石港令。開拓荒洲,能得三縣之地,可為郡守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拜謝。”蔡邕門下,高陽令顧雍,德才兼備。上任以來,政績常列前茅。薊王曾言其有“宰相之姿”。二千及冠,指日可待。阮瑀年長而晚到,故列顧雍之下。自求開辟荒洲,其誌遠大。不甘人後之心,足見一斑。

    待蔡邕落座,上庠令鄭玄亦起奏道:“老臣舉汝南應仲瑗。”

    話音未落,便有人驚呼出聲。能令薊國肱股重臣,殿前失儀,必是大賢。

    略作思量,劉備喜道:“可是著《風俗通義》之南頓應劭!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鄭玄笑答:“應仲瑗,深諳法家。本已應車騎將軍何苗所辟。然因有一事不明,半途北上薊國,與老臣坐而論道。數日不眠不休。才情斐然,尤精《春秋決獄》。如此高士,焉能明珠暗投。”

    “其人何在。”薊王忙問。

    “正於老臣精舍,酣然長睡。”鄭玄答曰。

    “公業。”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門下督鄭泰,自側席入殿。

    “速去學壇,切莫叨擾,恭候便可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鄭泰領命自去。鄭泰大名,海內皆知。能得鄭泰恭候,何其幸也。

    待群臣議畢。右相耿雍,起身奏報;“稟主公,博士祭酒左伯,亦薦大賢出仕。”

    “左祭酒所薦何人?”劉備頓起興致。左伯專攻造紙,印刷,諸如此類。平日深居簡出,醉心技藝。不知舉薦何人。

    不等右相奏答,薊東尹鍾繇,已起身笑問:“敢問右相,可是河東衛伯覦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安邑衛覬。”耿雍笑言:“衛覬少年早成,以才學著稱。凡古文、鳥篆、隸草,無所不善,博古通今,多識典故。兼通法家,尤善刑律。先前多為人撰寫碑文,後不厭其煩,避入深山。聞薊國首開刊印典籍之先河。於是喬裝於工匠之中。欲學造紙之術。豈料一時技養,陰鑿活字,刊印成冊。竟一時風靡國中。遂被左伯識破。”

    “原來如此。”薊王不禁莞爾。

    42737/508489039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