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197 笑林始祖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952更新時間:2019-09-10 10:24:01

    窺一斑而知全豹。薊國吏治之健全,更古未有。

    薊之國策,出於漢而高於漢。漢朝以孝為先,律令處處得以彰顯。

    “高年賜王杖,上有鳩,使百姓望見之,比於節。”“年七十以上杖王杖,比六百石,入官府不趨。”與會官員,老者可與之平坐,並可“行馳道旁道”。嚴禁擅自征召、係拘老者,即使犯法,亦不得辱罵毆打,違者“應論棄市”。

    另有“父子相隱”。父子間相互隱瞞犯罪,而不受刑罰。後世以訛傳訛,認為是宗法製度的司法具現。實則大謬。大漢首論孝行。參考“父子相隱無罪”。薊王執晚輩禮,為右國令送葬。自無可指摘。

    有禮有節,乃我大漢之日常。又豈隻我薊王一人耳。

    日中宮宴時,應劭才姍姍來遲。薊王於座前,特設客席。應劭雖獨坐,卻悠然自得。自有名仕風儀。

    便有官吏,長揖而出,離席敬酒。長揖乃先拜主公,離席為後敬應劭。有禮有節。

    應劭來者不拒。鍾鳴鼎食,輕歌曼舞,薊王便有所問,應劭必有所答。句句真知灼見,一時其樂融融。

    餐畢小憩,自去偏殿洗漱更衣,再入正殿。各就各位,午後重開朝議。

    薊王問應劭心意,可願入荒洲為長,興建港津,向化夷人。應劭欣然應允。劉備遂拜夷洲港長,兼領王宮行人。擢升官俸至雙食六百石。

    上庠令鄭玄起身奏報:“學壇公孫康、公孫恭,從兄弟二人,頗有幹才。精水事,知夷語。或可為主公一用。”

    樂浪太守公孫度二子,公孫康、公孫恭,多年前便入學壇。小女公孫氏,亦與田驊成親。田驊乃劉備師弟,官拜上計丞,兼領王宮舍人。為國之宿吏。

    兄弟二人,一人勇武,一人善謀。入學數載,知行倍增。出為比三百石港長,亦得償所願。三百出仕,二千及冠。足慰平生矣。

    遂出輕車,傳詔入殿。

    “公孫康(恭),拜見王上。”二人出身遼東,久居薊國。得學壇名師言傳身教。磨盡邊郡野氣,身正而令行。一改先前諸多劣習。

    劉備見之甚喜:“你父,今為樂浪太守。聲名遠播,半島皆知。何不投身麾下,遠比海外荒洲易耳。”

    公孫康答曰:“家父為一郡之守,得享二千石俸,已心滿意足。然我等年幼,尚未知足也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殿中議論紛紛。

    “素有大誌,自是極好。”劉備言道:“澶洲,廣有毗舍邪(米沙鄢)人。傳聞此州與倭國類同,亦是列島之國。你二人可願前往。”

    “我等願往。”二人齊聲下拜。

    “如此,可擇址各建港津,向化島夷。能得一郡之地,則為太守。得二郡之地,皆為太守。如何?”劉備笑問。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二人再拜。

    擇吉日,阮瑀領開拓船隊往珠崖洲。應劭領開拓船隊往夷洲。公孫康、公孫恭兄弟二人,領開拓船隊同往澶洲,為薊國辟土開疆。

    42737/508382014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