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認冷灰
24號文字
方正啟體

1.9 三危既宅(2/2)

作者:熏香如風字數:4752更新時間:2019-09-17 15:32:22

    如城門校尉趙延,越騎校尉曹衝,胡騎校尉軻比能等,皆在園中棲身。

    四郭百姓中,有先見之明者,多假借出遊省親,舉家出逃。洛陽百姓紛紛出奔,十三州豪傑入京。一進一出,洛陽城繁華更勝。

    黃門內宦,投靠董太皇,乃大勢所趨。饒是中常侍宋典、畢嵐,亦不例外。永樂太仆封諝,又來居上。隱隱成為內官之首。一時手眼通天,誌得意滿。

    所幸,羽林、虎賁,皆終於竇太皇及少帝。尤其虎賁中郎將王越,更是少帝劍擊恩師。對少帝忠心不二。王越號稱劍宗。曾手刃黃巾三妖道。個人勇武毋庸置疑。奈何出師不利。前後二帝,皆未能護全。知恥而後勇。苦練行兵布陣,合擊聯防之術。麾下虎賁銳士,足可護少帝周全。

    陳倉峪道。

    入關車隊,忽然止步。

    一眾車夫,如臨大敵。

    隻見一蓑笠翁,獨臥青石,懸空而釣。

    西王母得報,這便驅車上前:“可是烏角先生當麵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左慈。”石上蓑笠翁,正坐行禮:“不知王母入中夏,未能盡地主之誼。老朽失禮。”“中夏”乃相對“諸夏”而言。

    傳言。西王母與武帝蟠桃會時,“(西王)母以四顆與帝,三顆自食。桃味甘美,口有盈味。帝食輒收其核,王母問帝,帝曰:‘欲種之。’母曰:‘此桃三千年一生,‘中夏地薄’,種之不生。’帝乃止。”

    僅“中夏地薄”一言,便知西王母歸屬。稱大漢為“中夏”,言下之意,此亦出身諸夏。

    “目中夏而布德,瞰四裔而抗稜。”與“中夏”相對,便是“四裔”。指幽州、崇山、三危、羽山,四個邊遠地區。因在四方邊裔,故稱。幽州為北裔,崇山為南裔,三危為西裔,羽山為東裔。“三危既宅,三苗不敘”。又“三危為西裔之山也。”

    “舜流共工於幽州,放驩兜於崇山,殺三苗於三危,殛鯀於羽山,四罪而天下鹹服,誅不仁也。”

    西王母所在昆侖,便是三危之地。

    自古以來,是出華夏。

    “左公身兼要職,守隴山雄關,區分華夷。不可有一日之疏。不便叨擾,故繞道而行。”車內西王母,依舊雌雄莫辨。

    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西王母當麵,左慈竟生如坐針氈之感,難從容穩坐釣魚台。

    高下立判。

    “聞雌雞化雄,點石成金。乃昆侖宮不傳之秘。今日得見,心悅誠服。”左慈輕輕一點,便有錦鯉魚憑空躍出,消失不見。

    “王母請自去。”幻術已解,前路皆成通途。

    車內西王母,亦不糾纏:“後會有期。”

    “恭送王母。”左慈執晚輩禮,躬身相送。

    42737/507345903

    。

本章已閱讀完畢(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!)

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